当一颗读书的种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2019年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语文研修班上,我见到了德高望重的温儒敏先生。作为语文人,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能够聆听他的教诲,更是人生幸事。
73岁高龄的温先生真是人如其名,温文儒雅,颇有大儒风范。开班第一节课,他没有讲新教材,没有讲课改,而是把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放在了首位。他说,“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同时又是我们面临的很实际、很紧迫的职业要求,是当下课程改革的形式所迫。”
“国家紧锣密鼓颁布的政策性文件,为“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助阵,必然会给老师提出更高的业务要求。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成为一个硬性指标。老师读书少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
“语文老师靠以前那点的“库存”,不认真读书急起直追,看来是不行的。”
温先生从长者的角度,教导广大的语文老师,要读书了,这既是国家领导部门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节两个半小时的课,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强硬的措辞。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切著明的真理。
有多久我被手机左右?有多久我没看过书?一个自己都不读书的语文老师如何教学生们读书?
这些灵魂发问,我竟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是啊,什么时候我们不离手的从书本变成了手机?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变得冷冰失了温度?什么时候我们这群语文老师变得焦躁功利?
我们有时间刷手机、看视频、逛淘宝,却没时间去看一本书。一方面源自于碎片化的阅读占据了我们的所有时间,另一方面内心的浮躁已让我们静不下心来去读书。细想,这实在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不敢去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会怎样。我想说一个不读书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一个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课改脚步,终将被淘汰的人。
这个世界已是如此的不安静,就让我们语文教师守住心中的那份宁静,把自己变成一颗读书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