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班是个由两岁多到六岁多的孩子们组成混龄大家庭。他们一心一意的吸收、模仿爸爸、妈妈、兄弟姊妹及周围所有的人们,然后在游戏中或生活中将透过生活所体验到的所有事情,像镜子一样反射出来。
小孩子特别愿意模仿大孩子。
在自主游戏时,两岁半的谷谷大多是一个人玩,或者专心的看着哥哥姐姐们玩,然后模仿他们后再自己玩。和和用长凳和大弯板搭了一个小家。小谷努力试着钻进去,奈何小家实在是太小了,和和不同意他进去。当我在旁边为他搭了一个相同的房子时,小谷笑眯眯的钻进去,学着和和关好门。兜兜他们常常还是玩着钰钰创造的游戏,宠物游戏。
晨圈和谢饭活动时也是如此。刚刚进班的小谷是不参加晨圈和谢饭活动的,他在旁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们做,这样经过了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他也开始和我们一起做。有趣的是,刚开始谷谷只能和我们唱诵每句最后一个字,慢慢的变成是一整句,但节奏还是慢上几拍。
对食物的好恶小孩子也常常模仿着大孩子。大孩子不吃香菜,以前香菜吃得好好的小孩子也跟着告诉我不能吃香菜。只吃白饭的谷谷慢慢也学着哥哥姐姐试着吃菜,虽然每次都是一点点。
孩子们透过混龄而学会了等待。大孩子可以帮我们分汤送水。每当此时,小谷都会说:宋老师,谷谷想分汤!我会说:等谷谷再长大些。其他的孩子也会学着安慰谷谷:等你再长大些。安慰声此起彼伏。在等待中,他们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大孩子也可以学会爱护小点的孩子。如果全都是同龄的孩子,往往会比较高下,只会促使孩子形成竞争心。但大小孩子同时存在时,培养孩子们之间相互尊敬和爱护的心却是可能的。小孩子自带萌憨,当外出大孩子牵起他们的手,声音和脚步自然放轻放缓。
如果陷入纠纷,大孩子也会化身为调解者。有次荣荣和笑笑为了锅铲的分配起了争执,兜兜先我一步去调节,弯腰躬身,轻声细语,帮两个小姑娘找到变通的方法。我乐得躲在一边偷笑。前两天谷谷把猗猗碰哭,我把谷谷抱离,大孩子们就围在猗猗身边安慰她,递上纸巾。
小孩子是大孩子的驱动力。
小孩子愿意学着哥哥姐姐们做事,为我们抬床、分汤、端点心……每天中午饭后,孩子们洗过自己的碗,都会坐回座位,等着轮到自己。小点的孩子非常热衷于这件事。笑笑、猗猗吃饭通常偏慢,当看到大点的兜兜、妞妞要开始躺床了,就会加快吃饭和洗碗的速度。在他们眼里,像兜兜、妞妞、rico那样抬下沉沉的小床,感觉是件非常棒的事情。兜兜、Rico的搬床经验最丰富,但有时会说:我不想搬床了……当看到小孩子牟足劲也够不到或抬不下最高处的床,只需轻轻一个召唤,他们就会奔过来帮忙,而且做出“小菜一碟”的表情。
游戏时,处于六岁之变的兜兜有时会觉得之前的游戏已经没什么意思,当他看到小孩子投入的游戏或搭建的场景,常常生出新的想法或灵感。
几个大孩子在游戏中也会有分分合合,每个人都想在游戏中将自己的想法展开。磨合的过程中,他们体验着妥协与坚持的拿捏,有时他们会退出大孩子的游戏,再回去找小点的孩子玩。节奏舒缓的小孩子能令他们放松,小孩子也乐于追随。这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了大孩子。
小孩子让大孩子遇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两岁多的孩子处于“我要做什么”,三岁多的孩子体验着“我不要做什么”,孩子们经历过这些慢慢长大。四岁之后才变得更有灵活性,更变通。而小谷让所有的孩子回看当年的自己,体会那种执拗,虽然这种回看和体会是无意识的。在无意识中,孩子们对边界、对规则、对等待……有了更深的感觉。
所以,大孩子,小孩子,都是彼此非常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