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一般天生都很好奇,好像每天都会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忙的时候还好,正在忙或者很累的时候,孩子的“为什么”难免会让有些父母觉得不耐烦。
不过,要想培养孩子的思考力,想让孩子从小养成思考的习惯,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其实非常重要,好奇是思考得以发生的前提。
如果孩子的好奇心被尊重,提问被父母认真对待,孩子会知道他可以依赖父母的智慧和教导,也就会对提问各种问题感觉安全,因此也就有机会学习到信息表面背后的深层知识。
否则,如果大人经常简单粗暴的回答孩子的提问甚至直接拒绝孩子的提问,孩子会觉得他的行为不是被鼓励的,他也不应该这么好奇。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有那么多提问,对世界也就不再那么好奇,也就没有那么多思考机会。
02 引导孩子思考
孩子提问的问题,如果觉得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讨论,不妨“把皮球踢回去”,问问孩子觉得可能是为什么。比如,孩子对别人的动机经常特别好奇,他们会问为什么有人会那样做:
为什么小明会说梅梅坏话?
这些时候就是很好的讨论机会。
如果父母简单粗暴的回答:
因为他是个坏孩子。
这种非好即坏的定性结论别提可以激发孩子思考了,甚至会让孩子很迷惑,既然小明是坏孩子,为什么小明也会做好事呢?小明除了说梅梅坏话,平时表现哪哪都好也是有可能的。
相反,我们可以让孩子思考小明为什么会那样做?当小明那样做的时候小明会有什么感觉?小明应该那样对梅梅么?小明还能怎么做?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鼓励孩子“认真思考”,并且我们和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些困惑,鼓励孩子认识到事情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不是所有人生气的时候都会说别人坏话;每个孩子都有很多面,说别人坏话也不一定就是坏孩子。
03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只要父母留意,让孩子参与“认真思考”的机会其实到处都是。
和孩子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有机会激发孩子的思考。比如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让孩子想想故事还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比如玩游戏的时候,先给孩子讲清楚规则,然后玩的时候,孩子违反了规则要给指出来,然后让孩子说出为什么违反了规则。
和孩子去的几乎所有地方也都有机会来问孩子为什么。比如,在马路上可以问孩子为什么路口要有红绿灯;比如秋天去公园,问孩子为什么树上的叶子会发黄。
遇到和孩子有关的热点事件不妨和孩子讨论,比如前阵子刷屏的校园霸凌事件,就可以拿来问问孩子的观点以及支持观点的理由,同时可以和孩子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案;比如雾霾问题,也可以让孩子思考怎么可以更好的解决以及为什么,同样也可以一起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案。
04 从自己做起
我们每个人都有偷懒不想思考,听什么信什么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比如,看病这件事,很多人对自己的病情不做任何功课,去医院医生说什么信什么,其实这是对自己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大部分好一些的医院,医生看每个病人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医生开的治疗方案很多情况下也是根据之前的经验和知识做出的最有可能的猜测,然后再开出一个最有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病情,如果对于病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提前做了功课,再结合和医生的沟通,医生有了你的这些补充知识,无论对病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采用相信都会大大提升准确率。
不过,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这样听什么信什么,或者发现自己经常说“他们说......”,意味着你在研究如何提升孩子思考力之前,应该想办法先提升自己的思考力了。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有爱思考的父母,潜移默化中孩子也很有可能成为爱思考的孩子,当然,反之也成立。
除此之外,做好上面3条也要求父母必须首先自己是个有“认真思考”习惯的人。
否则,即使想尊重孩子的好奇心,恐怕也有心无力,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用不了多久就败下阵来;
自己对问题还没思考过最好解决方案的父母,引导孩子思考同样问题的质量也肯定高不了那里去,毕竟孩子这时候还主要依赖父母的智慧;
最后,自己没有爱思考的习惯,肯定把握不住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可以让孩子思考的机会。
题图授权:CC0
上篇文章:原来孩子是这样学习思考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