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人生告慰书

        单位的安宁疗护病房营运至今已然十月有余,自从接触这块工作,就慢慢开始考虑:生为何物?死为何物?

        生的喜悦与死的坦然都应该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面对愈渐完善的“优生”,“优逝”仿佛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块禁地,无从踏足,即使远远瞭望,也迷茫无知。

        偶然看到话题——“怎样告诉三岁的小孩爸爸去世?”,新生的生命,他未曾接触这世界的善与恶,好与坏,却必须面对至亲的人离开,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残忍的世界便要他生生碰触“死亡观”?他问母亲,爸爸去哪了?爸爸多久才能回来?爸爸是不是不喜欢他了,所以那么久不回来?这位母亲在孩子的追问下,再三告诉自己,要坚强,但看到儿子日渐沉默的情绪,逐渐趋少的追问,愈发增多的低头默默画爸爸的次数,她的心快要裂开。

        究竟要不要告诉孩子?究竟如何告诉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死亡很难理解。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不要欺骗孩子!这是保护孩子的第一准则。那么,该如何开启死亡的话题?

* 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解释死亡这件事。

* 纪念死者。

* 与孩子分享、谈论他已故的父母。

* 维护孩子的安全感。

* 教孩子情绪表达。

* 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悲伤。

* 准备好反复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 如果你难以应付,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