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焦虑

-01-

这几天突然变得焦虑了,很慌,很乱。往往都知道,一旦情绪上来,都不会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事了。心不在焉、无精打采,是一大后遗症。

这样的焦虑让人恐惧,一种对不确定的恐惧。

记得罗胖曾说过,现在的这一代人都有机会活过100岁,而百岁人生下的格局,如果一直都处于焦虑之中,那如何是好。

想想很不可取,所以试图去缓解这别样的情绪,却仍一知半解,无所为。


-02-

焦虑是一种情绪,它有担心,有害怕,有恐慌,也许更多的是有难度。因为我们总是畏惧高强度的事,缺乏面对的勇气。

朋友和我说,她前段时间也很焦虑,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变得很厉害,而总感觉自己在原地踏步,所处的状态是对未来迷茫,对当下不满,一种无能为力之感油然而生。

然后留下我们独自怅然。

后来我们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焦虑的,因为焦虑的事应该都是不重要的事。

最后莫名其妙豁然了。

就好比当下的我们,我们总是很着急,着急的走路,着急的吃饭,着急的工作,着急的游玩,仿佛在赛跑,在竞争。也许这是一种时代的节奏,因为资源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如果你停滞不前,他人就会勇往直前。一种残酷的现实便会驱使我们去着急,去焦虑。

所以,有时候,我们已经很难保持一种出世的态度去看待焦虑了。


-03-

其实,焦虑来源于太多的因素,它有自身的,也有外在的。

就比如有时候我们看视频,总喜欢用倍速看,打开视频接着就会设置倍速,这种操作不知不觉就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这反映的也正是焦虑与着急的心理,原以为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却又在无形当中将这些时间用来更好地浪费了。

现实中带着一些反思。

有些时候,我们也会被迫知道的太多,这是信息时代下的产物,不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这些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从未停止。


-04-

后来,有些人说,为什么我们会焦虑?因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了。

焦虑太多就会造成失误,而失误又周而复始成为焦虑的导火线。

所以有时候需要调整,调回正常的频道。

记得中午在切土豆丝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心情突然变得异常平静。我需要先去土豆的皮,再切成块,再切成丝,一步一步地进行,井然有序,那应该是一种宁静,吃饭前的宁静,而这份宁静带来的应该是满足,我们常常需要这种满足的能力,而也常常欠缺满足的能力。

有个朋友说,她很喜欢看这样一类视频,比如老奶奶在做饭、老奶奶在吃饭、老奶奶过马路……这是一类慢动作的视频,它夹杂着悠闲宁静的旋律,时常会给人带来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每当看此,心情便会异常放松。

社会纷争这么多,常常需要静一静。


-05-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罗胖有一本书,叫《逻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在看之前以为这本书能帮助缓解现下存在的焦虑心理,却不曾想在看的过程中让人感到越来越焦虑了。无形当中大脑感觉受到了轰炸,知识信息的舞台太强大了,而焦虑正是来源于一个事实:知之甚少。

这个时候,则需要我们去安顿好内心的焦虑,比如按照人们通常说的方法,首先深呼吸,然后学会放松、开始计划、着手行动……方法众多,因人而异。

其实在安顿的方式中,曾看过白岩松说过的一句话,挺在理:“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呢?

这也许就是活在当下、活好当下的真谛。


 • end • 

图 | 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现在已经写了十几篇文章了,除了在简书上发表,我还会发到朋友圈里,希望朋友们会看,并给我提提意见,可惜的是没有多少...
    韩风奔跑阅读 864评论 13 20
  • 成长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锋芒毕露,什么都想争第一;记得和同事一起去开赛车,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码数开到...
    sara储阅读 2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