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大昨天的演讲者是马寅,阿那亚创始人,我是孤陋寡闻,但看到下图这成绩单,就瞬间被粉了,高手啊!

课程分了几个章节:用户洞察、新价值观下的产品搭建、社群运营方法论、内容运营与客户转化、创业者反思。整体上听完,我感觉最深是:掉进坑里然后深度思考,竟然独辟蹊径,不停迭代最后成功。哥们还用了木心的诗来说明用户洞察,返璞归真的重要性,要传递给用户什么样的价值观

反观我们自己的思维:所能想到的简单粗暴的多——很多活动把客户当成利益感极强的,要让他获得更多物质方面的利益,比如奖品,降价等。而精神层面如何定位,契合,传递却没意识或没办法。


我的思考是:我们强调的企业文化要践行并能形成标签,做事的风格,外在的形象等等能让人一眼看出就是成功了,两个方面:1,能看出说明普及了,强大了,大众认知了(至少合作伙伴和客户等相关近圈层);2,还说明真践行了。这才第一步,第二步是用户认同了,并也被影响了;第三步,我们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包括推荐都符合这;我们的用户因此也在认同且圈层牢固再不断扩大。




现在的困境是形式是KPI主要衡量指标,人只做考核的。每个人有远见或洞见不可能的,大格局很多时候在KPI之下也是脆弱的
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文化是相当重要的,自省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社群的做法绝对是干货,要不然房地产靠口碑转介绍销售能达到95%。请看:






看到哥们把社群都打造得比一个有约束力的公司样的组织更组织,真是厉害。用美好换美好,共同价值观、全体参与、种子用户互相生长......
真是惭愧,比如我的这小团队,认同感、价值观似乎不那么一致,所以类聚不起来。原期望是种子用户,现在似乎没把这当回事。用人的水平还确实很差,选择大于努力!!任重而道远啊,

在创业者反思片段,引子非常好:物业费100%收缴,业主主动提出要求涨物业费,一年业主感动打赏红包20万......马老板厉害啊。这么神奇,他分析的能力圈:审美----文学和艺术,导出美感的掌握。前几天看到吴军也说人文科目的重要性,于己保持和加强这方面的兴趣吧;沟通----几千个问题,5分钟回复,24小时解决方案,利他的底线。细节—红包且考虑到那么多,设立防护栏。
全程高能,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