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酸甜苦辣,书中自有滋味——感谢关注“四味书”
年底,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喜欢做一个习惯性总结, 可是当我发现书架上那些崭新的书,瞬间头更大了。
大言不惭的说,我是喜欢看书的。
当别人刷手机玩游戏或者打牌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在看书,因此也遭到同事们的白眼
“什么年代了,还看书,装逼!”
对于这种评价,我不置可否,装就装吧,反正不是什么坏事。
很多事情,装着装着,还真就成习惯了。
于是乎,买书也成了一大癖好,尤其是纸质书。
2018年买的书
书的载体有很多,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时代,已经可以用MP4看电子书了。
但我还是钟情于纸质书,哪怕是盗版的,也有墨香味。
电子书也看过,但是一心不可二用,用APP看书的时候,总习惯性的切换到别的APP,想专心的看书,不知道要卸载多少个APP才行,而且自己也没有信心能养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所以退而求其次,买书看吧。
纸质书可以反复的看,放在家里还能装点门面。
于是,买书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
图书馆借的书
记得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韩寒的《三重门》,如今韩寒已经是收起锋芒的中年人,我也当了父亲,年轻时韩寒的小说读起来还是很爽的,而且还不争气的读了郭敬明的全部小说。
其实,人生跟读书差不多,那时候读郭敬明觉得悲伤逆流成河,现在再回头去看,哪有什么狗屁风花月夜。
人生也是,年轻的时候总要经历一些自以为是,年龄大了,才会更清醒的面对现实。
带女儿去读书馆
读书,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培养。
我小的时候,父亲出工伤一直住院,母亲为了照顾父亲把我自己一个人扔在家里,那时候也没有电视电脑可以玩,母亲就给我买了一大摞的小人书,黑猫警长,哪吒闹海之类的让我自己在家。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对带字的纸就很敏感,上厕所也得拿着带字的纸去,不管它写的什么。
现在很多朋友问我,你会陪孩子一起读书吗?
我女儿今年三岁半,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大的天性就是玩,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想象力。读书,恰恰是想象力最好的伙伴。
下雨的时候,女儿指着树对我说:“爸爸,你看小树喝水呢,喝饱了就长大了。”
晚上出去玩,看到水面上的月亮,她说:“爸爸,月亮是不是先升起来,然后落着落着就到水里了。”
我问她,你这都是怎么想到的?她说,我们一起看的书上就有啊。
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看书。
其实,看书就像玩玩具一样,书和玩具都不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想让孩子爱上读书,那就买几本书陪着她一起读吧,一起去图书馆也是不错的选择。
书架一角
我买书很杂,喜欢什么,想到什么就会买什么。
历史,文学,哲学,小说,金融,什么类的都有。
毕竟不是为了学历去读书,30多岁了,总要培养一点爱好,说不定就变成下半辈子的快乐源泉了。
同样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买书还得花钱,至于吗?
每天抽烟也得花钱,至于吗?
都是爱好和习惯而已,一个道理。
书买的不少,但读的速度很慢。
没关系,时间还早,岁月未老,而且还有你们的陪伴,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