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缘何要读这本书?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读到这样一段话,引发我读《卡夫卡文集》的冲动。这段话是这样讲的:
卡夫卡将荒谬上升到生存本质的地步,尤其值得我们思读。此国每天也在上演大量的新鲜的荒谬,譬如说,滴滴最近被下架,这也许不算荒谬,但下架原因竟然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这就太荒谬咯。
那卡夫卡又是如何将荒谬上升到生存本质的地步? 我希望能持续读下去。本次读卡夫卡我采用了南周写作课老师介绍的方法。
2.用一个长句来概括作品讲的是什么?
关在栅栏内秋千上的“我”,面对栅栏外世界的吸引和诱惑,极力想冲破藩篱,加入到同伴们的打仗游戏中,太阳落山时,“我”精疲力尽和同伴告别,踏上回家的路,可在岔路口“我”却转向了南方的一个城市,也就是村里人提到的一个“从来不觉得累”的傻瓜们居住的城市。
3.作品的主要骨架/戏剧冲突是什么?
小说总体反映的是“我”的成长故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我坐在花园里荡秋千,我的心早已飞出了栅栏
“我”在花园里坐在秋千上,看着栅栏外面行人和车辆,当马车经过时,花坛甚至会变暗。
“我”在荡秋千,然后目光在追随着鸟儿,鸟儿在飞,而坐在秋千的“我”像是在飞,然而鸟能一直飞,而“我”会因为重力而降落,会因为怯懦握紧秋千绳索,但是之后“我”更加用力地打秋千,想摆脱重力的束缚。“我”在花园中——即心灵中多数是放松的。
但是心灵之外还存在现实。每个人都可以躲藏在心灵之中,但同时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现实,于是,即便“我”在家中,在花园中,仍会受到外界的诱惑。
第二部分: 在树林里和山坡间玩战争游戏,直到精疲力竭,还意犹未尽。
分红蓝二军,开始布兵:我们像古代战争里骑着高头大马的铁甲骑兵,肩并肩地冲下那条短短的胡同,凭着冲力,又向上跑到公路上。有几个人跨进路旁的排水沟,在阴暗的斜坡后面不见了,但马上就像陌生人那样出现在上面的田间大路上,朝下面看。
二军对峙,直至精疲力竭:我们发起进攻,向上冲去,结果被推了一把,躺到公路排水沟的草丛里,是自愿摔倒的。草丛里有点暖和,我们既不感到热,也不觉得冷,我们累了。
瘫在公路边沟渠里:要是有人向右侧身,把手枕到耳朵下,那就是他想美美地睡一觉。我们很想抬起头,再次振作起来,然而却又一次掉到更深的沟里。接着,我们——向前横伸一只手臂,斜伸出双眼——想扑向空中,却又跌进还要更深的沟里。我们一点不想停止这种游戏。
第三部分: 夜色临近,同伴们恋恋不舍地告别,岔路口,我没有回家,转身去了傻瓜们居住的城市。
不知不觉,月亮身高,树叶沙沙,邮递马车驶过。我奔跑在回家路上: 我们跑着聚到一起,有些人互相握手,因为是向下跑,我们不能把头抬得很高。有一个人高喊了一句印第安人的战斗口号,我们脚下生风似地向前飞跑,好象风把我们托了起来。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我们;我们奔跑着,超过别人,在超越的一旬间,我们还能交叉双臂,从容地向四周张望。我们在山谰小桥上停了下来,远远地跑到前面的人折了回来。桥下的流水拍打着石头和树根,仿佛现在不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没有理由不跳到小桥的栏杆上。
火车亮起了灯,我们对着火车一起唱歌。 从远处的丛林后面驶出一列火车,所有的车厢都亮着灯,窗玻璃肯定都放了下来。我们中的一个人唱起了一首街头小曲,其实我们大家都想唱。我们唱得比火车的速度还要快得多,我们挥动手臂,因为光是声音还不够;我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感动很舒畅。一个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混到一起,他就感到像被鱼钩钩住一样。
母亲在铺床。我们的身后是树林,我们就这样朝着远方的旅客放声歌唱。村子里的大人们还醒着,母亲们在铺床,准备安息。
一起回家:是回家的时候了。我吻了吻站在我身旁的人,跟挨近我的三个人握了手,就向家里跑去,没有人喊我。
同伴看不见我的地方我转向城市:到了他们看不见我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又折过身,顺着田间大路跑进森林。我要到南方的那座城市去,我们村里的人这样谈论这座城市:
4.中观层面,各部分是如何串起来的?
开头,在花园中“我”便“听到马车驶过花园的栅栏”,而后面“我”在烛光下吃饭,要受到外面某个过路人抓住窗帘的窥伺和干扰——过路人既然能够抓住窗帘就代表他已经越过栅栏,对于这种行为,“我”是默默抗拒的——“仔细打量”“仿佛凝视一座远山或者一片空地”。
但是除了过路人以外,还存在另外一种人——能够越过窗户栏杆的人——即后文的孩子们。而“我”面对他们的邀请,虽然起床却又长吁短叹。为什么呢?如果你经常受到陌生人的侵犯,那么你面对内心中真正的朋友时即便能够放心,但是心中总难免有些心有余悸吧。
面对这样的主人公,孩子产生了疑问。“你干嘛这样长吁短叹”“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遇到了一种特殊的、永远无法弥补的不幸”“难道不能从中恢复么”“一切都真的完了么”。
然后“我”和孩子一起跑到房子面前。遭到了伙伴的质问。接下来的叙事就像是孩子们一同在冒险一般。如果说,在花园中是自在的,却也同样是孤独的——“双臂放在木板上,因为我已经累了”“农民欢声笑语,这真是岂有此理”,那么在乡村大道上,则是恢复童真的、浪漫的——“忘记白天与黑夜”“拉开距离奔跑”“像古代骑士”。到最后,躺倒在公路排水沟的草丛中,不感觉燥热不感觉寒冷,却觉得疲乏。
为什么是疲乏呢?我也没想通。说不定是对城市生活的疲惫。
在接下来就是要离开了,离开也像是到来一样,奔跑跳跃,走过小桥看过流水,甚至唱起来歌,唱得不比列车快,就挥动手臂。
这里出现了几个画面,火车——车厢都亮着,旅客跟着火车远去。小孩唱歌,背对丛林,唱给远方的旅客。大人在村里守护,母亲则在整理床铺。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旅客是忙碌的,在小孩欢快地歌唱时,他们只能在亮着的车厢里,他们匆匆行驶过丛林,而村里的大人则在享受着夜晚的静谧中生活。
最后,该回家了。小孩回到村庄,而“我”——“没有人喊我回来”,为什么?因为“我”虽心有向往,却不能过去,因为“我”属于城市。于是故事中出现了唯一一次城市这个概念——“我向南方的那座城市奋力奔去”。
至于故事结尾的对话,城里的人都是笨蛋,笨蛋不需要睡觉,笨蛋感受不到累。联想上文“我”在公路上感到的疲惫,想要睡觉,就可以猜想,这是在说明城市无法给予别人心灵上的放松与精神上的舒适。
5.微观层面:有哪些细节流? 远景/近景如何切换的?陈述/描写/对白的特色和安排?
“车子经过时,园子里的花铺暗了一会儿。”
“接着,一群鸟腾空而起,我迎面追踪这些飞鸟,看它们如何一口气向上飞升,看到后来,我仿佛觉得不是它们在飞,而是我在坠落,我感到发虚,紧紧抓住秋千绳,轻轻地荡起来。不一会儿,我荡得更有劲了,清凉的晚风拂面吹来,我看到的不是飞鸟,而是满天闪烁的星斗。"”
“从远处的丛林后面驶出一列火车,所有的车厢都亮着灯,窗玻璃肯定都放了下来。我们中的一个人唱起了一首街头小曲,其实我们大家都想唱。我们唱得比火车的速度还要快得多,我们挥动手臂,因为光是声音还不够;我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感动很舒畅。一个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混到一起,他就感到像被鱼钩钩住一样。”
“一会儿,我们紧紧挨在一起跑着,背心纽扣像上下牙齿那样互相摩擦,一会儿我们又拉开一定的距离奔跑,我们口干舌燥,嗓子眼冒火,就像热带里的动物。”
六、小说的写作技巧
一寸的窗户手法:我所见马车从花园的珊栏旁驶过,有时,我也看见车辆驶过微微颤动的树叶间的缝隙。
从后门开始写作手法: 我坐在我的小秋千里,正在我父母花园的树木间休息。栅栏外面,人来车往络绎不绝.此刻,一群孩子跑了过去;接着过来几辆运粮车,禾把上面和四周坐着男男女女,车子经过时,园子里的花铺暗了一会儿;耪晚时分,我看见一位先生拿着手杖,漫步走过,又看见几位姑娘手挽手地向他迎面走来,一边打招呼问好,一边跨到路旁的草地上。
6.叙述人称是如何设计的?
本文用了第一人称“我”童年成长片段来把故事串了起来。一天发生的事件,反映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7.创作灵感来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