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测试用例

用例模板一般分为2种 一种以excel的方式 1种是以word的方式来进行展示

任意的测试用例都含有用例编号(项目名字—模块名字_用例编号)

        所属模块

        执行条件

        测试输入(具体的执行步骤)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用例是否通过

       测试人(执行测试用例的人)

        版本

1.测试用例是为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或高效的揭露隐藏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少量测试数据,括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实际结果

2。测试用例是执行的最小实体。 

3.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指导,是软件测试的必须遵守的准则,更是软件测试质量稳定的根本保障

用例编号是根据 项目名_模块名_功能名

在编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是不需要填写实际结果的  在执行测试用例的时候填写结果

在编写测试用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的测试用例的覆盖度

需求分析

1.用户需求:关注系统是否满足用户习惯2.行业业务需求(界面提示信息为行业术语,处理和操作模式为行业从业人员习惯模式等)3.实际使用环境需求(网络带宽,速率,断电数据备份,软件部署设置等)4.操作使用需求(类似快捷键,紧急关闭,数据恢复保护,回退机制,安装兼容性,语言环境等)5.用户需求引发的测试需求(按软件测试质量模型进行划分)6.功能需求:关注系统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测试用例示例


笔试题: 你用到的测试方法/测试策略有哪些?  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   因果图  场景法  正交表

确定边界值的方法()

 确定边界情况(输入或输出等价类的边界)

 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


概念:

因果图法比较适合输入条件比较多的情况,测试所有的输入条件的排列组合。所谓的原因就是输入,所谓的结果就是输出。

因果图基本图形符号

恒等:若原因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非(~):若原因出现,则结果不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出现。

或(∨):若几个原因中有一个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几个原因都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与(∧):若几个原因都出现,结果才出现;若其中有一个原因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测试用例设计的思想

正交表法

评审内容

评审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例设计的结构安排是否清晰、合理,是否利于高效对需求进行覆盖。

2)优先极安排是否合理。

3)是否覆盖测试需求上的所有功能点。

4)用例是否具有很好可执行性。例如用例的前提条件、执行步骤、输入数据和期待结果是否清晰、正确期待结果是否有明显的验证方法。

5)是否已经删除了冗余的用例。

6)是否包含充分的负面测试用例。充分的定义,如果在这里使用2&8法则,那就是4倍于正面用例的数量,毕竟一个健壮的软件,其中80%的代码都是在"保护"20%的功能实现。 

7)是否从用户层面来设计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流程的测试用例。

8)是否简洁,复用性强。例如,可将重复度高的步骤或过程抽取出来定义为一些可复用标准步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