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把学尔篇喻为《易》之乾卦,那为政篇自然当为坤卦。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坤卦则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政篇讲说的就是厚德载物。
为政以德:为政者自然是上者,处金字塔顶层之人。把为政理解为治理国家应该没错。上者用德来治理国家。至于什么是德,讲德的文章太多了,就不啰嗦了。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解说众多,反正都逃脱不了一个好字,还不是一般的好,是大好,是解决了更本问题的大好。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孔老夫子这句话:只要上位者以德治国,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和谐太平。
结合学而篇人心有戾的矛盾,进一步我们是否再如此来理解:只要上位者以德治国(北辰居其所),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和谐太平,就能解决人心有戾这个大问题(众星共之)。
把希望寄托于少数上者的仁德,怎么理解,都不认为孔老夫子会如此浅薄。那孔老夫子冷不丁地来这么一句,前后不搭调的,究竟要说个什么意思?
坤卦第一爻爻辞:初六:履霜,坚冰至。意思就是:当脚踏在霜上时,就应该知道快要冰冻了。启示的是见微知著。
"上者德政、北辰星居其所"是其微,众星共之,民心淳厚,天下太平为其著。见其微而知其著,因著而微。
兴许把整句话倒过来理解,可能才是孔老夫子的原意。只要国民民风淳厚,忠事信人,孝悌质朴,学文守礼;管理国家的官僚阶层都是学而优的翩翩君子。那么国家最上层领导者自然会是仁德之人,而且能把德政推行下去。
国家社会需要德政,德政能不能解决人心有戾的问题?
德政的实行,是自上而下推行,还是应该自下而上才能实现,还是上中下共同努力之?
孔老夫子究竟想说些什么?还得继续往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