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交战各方为增强战斗力,纷纷选派国内的能工巧匠,研制克敌制胜的武器。作为短兵相接的主要武器,剑在当时被称为“百兵之师”,而铸剑师也越来越受到各国君王的青睐。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邀请铸剑师欧冶子为自己铸宝剑。欧冶子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沿江溯流而上,在深山密林中寻找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
有一天,欧冶子在梦中见到山顶裂开露出“神铁”,山溪干涸后见到铜矿,天空风雨交加,雷公在天上敲鼓助威,几条蛟龙围绕炉底盘旋而捧起火炉,天帝在旁边帮着自己往炉中加炭,欧冶子醒后感叹道:“天地间神灵在帮助我啊!”于是,他按着梦境的指引找到了“神铁”和“圣水”,“辟地设炉”,开始铸造宝剑。三年后铸成了“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的五把“青铜复合剑”。欧冶子将它献给越王,越王命名这五把剑为“湛卢、纯钩、胜邪、鱼肠、巨阙。”从此,欧冶子也同他铸造的宝剑一起名扬天下。 吴国人干将是欧冶子的师弟,曾与欧冶子一起学习铸剑技术,也是当时出名的铸剑师。他和欧冶子一起在吴国铸剑,两人的名声越来越大。楚王听说后,指派大臣风胡子去聘请欧冶子、干将两人为他铸剑。二人经过艰苦探察,终于寻找到适合铸剑的“神铁”,并“凿开茨山”,“泄放掉溪水”,得到“千年寒铁”,为楚王铸造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 相传,欧冶子的女儿莫邪嫁给了干将,干将、莫邪夫妻二人在受命为吴王阖闾铸剑时,“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窬装炭”,莫邪还虔敬地将自己的头发、指甲剪下投入熔炉中以“砾金”。吴国的另一个工匠甚至“杀其二子,以血衅金”而铸剑。干将的师父铸名剑时,也是“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见《吴越春秋》卷二)。
《越绝书》记载,晋、郑两国兴师围攻楚国,三年而不解。楚王亲自登城,挥舞欧冶子和干将所铸的宝剑指挥作战,士气大振,晋郑联军被打得“三军破败,流血千里”。楚王高兴之余向大臣风胡子发问:“夫剑,固能有精神若此否?”风胡子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确实存在着“剑之神”,而且它与“大王(指楚王)之神”是相通的。当时人们的确认为剑中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超越性因素,“剑之神威”深入人心。
后来,楚国吞并吴越之时,著名铸剑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人虽已去世,但吴越地区的冶金及铸造兵器技术依然以其铸剑精良而闻名与世。据传,欧冶子所铸的“湛卢剑”屡易其主后,到晋代被名将周处所得,后由其子孙转赠给抗金英雄岳飞。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剑”就失传了。
至诚顶礼那些以身伺剑、以血养剑的古圣先贤[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