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生日文,一直还没写。忙碌的广交会下,不可掩饰的,是那颗忙忙碌碌却又无处安放灵魂的内心。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业务上的思考,关注形势和政策的变化,思考行业的巨变和调整方向。必不可少的还有几乎每天的焦虑,为了订单、公司未来、甚至行业未来而焦虑。人到中年,真的活得很累。尤其是当你肩上扛着一个工厂时,那种不敢放松一口气,不敢表现出悲观,甚至不敢说一句累的小心翼翼,有时自己也会为自己心疼。我都忘了我有多久没有出去好好散散心了,每天都是不停地奔跑,思考,奔跑。
当一个时代来临时,当两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博弈时,个体命运,有时真如同一颗小尘埃。
强悍之下,有时难免疲惫。不知不觉,从业已经二十年。回想过去,以前的坎,是真的小坎,咬咬牙,就过去了,翻篇了。稳定的大环境,国家前进火车的澎湃动力,如日中天的行业生命力,会推着你往前进。那种小坎,不仅算不了什么,还颇有益于个人成长。如今的坎,分分钟是个大坎。这种经营模式是否适合,这个品类到底还有没有前景,是要稳扎稳打还是要看准机会逆势上冲,甚至所谓稳扎稳打的前提条件都是否还存在?。。。每一步路,可能都是很关键的一步。每一个决策的方向,可能都会关乎未来。以前的大环境我们还可以闷头“把事情做正确”,现在的巨变形势下,首先要思考哪一条才是正确的路?如何做正确的事?
今天看了伊能静最新在TED上的演讲,她说她儿子大学毕业了,她过去纽约参加。儿子突然问她要不要穿上毕业袍拍照。在儿子为他披上毕业袍时,她突然感觉,自己内心里的那个一直渴望读大学,渴望穿上毕业袍的小女孩也被救赎了,也毕业了。这么多年来,她都从不放弃自己,从不放弃努力。她深知,自己才是救赎自己的人。渴望光,化作光,成为光。
我,也想救赎自己。
在这个乱世里,我渴望成为拯救自己工厂的英雄。能让工厂重新获得饱满而且有利润的订单,能让大家每天都能精神愉快的工作,能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赞誉有加,能让在泉下有知的父亲为我骄傲,能让孩子们为我自豪。
但正如每一个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很普通的孩子的父母一样,满怀期待的我们,在这种形势下,也会意识到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和期望,未必很现实。所以也要像承认自己的孩子其实很普通,其实不可能上到清华北大,甚至无法考上985大学一样,要有所释怀。我也需要承认,这种的艰难形势下,作为中小企业,能够活下去,就是尽最大的责任。首先先放下做强做大的执念,其次要放下对光辉岁月的幻想,最后,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自从创业以来,就没有走过一天的平坦康庄大道。每一天都像在荆棘密布的丛林里穿梭,刺痛、刮伤、踩坑、爬起、前行。我要释怀,这不是因为我的能力下降了所以只配走泥泞小路(虽然我确实可以有很多选择高速坦途的机会),而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一条路其实都不好走。要么高速上大塞车,要么前方有陷阱,可能还会冲出来危险动物。我发现,这些年,在我们制造业里,就没有哪个类目,哪个职业,敢说自己还像十几年前那样,天天都是顺风顺水的。这是时代的曲线,周期的规律,我们首先要认识、了解、接受规律,不再自我怀疑和否定。然后再去尽最大努力想出路,想创新,思考方向。这样,才能跟自己释然,才能从精神上救赎自己。除此之外,躺平和过度焦虑都无益。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红利,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际遇。如果不能看清曲线,暗合曲线,甚至总想着逆水行舟,人定胜天,大概率会栽得人仰马翻。
过去的这一年,我思考了很多我们这个行业的各种可能性和出路。结合这个大环境,在中美之间已经显著的开始了博弈局面的当下,在内需确实不容易提振的低迷期,如果只是一味地努力,拼搏,结果都可以预见的未必太好。
年纪越大,越要学会看天。
看懂趋势和夹缝中的机会,还要有调动资源的能力和敢于出击的勇气,才有机会走出不一样的美丽曲线。
希望我在写下一年的年度生日文时,能通过眼界胆识和专业,在我个人的天空里,时代的苍穹下,划出一道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