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先回到“修行实验”。
之所以和培训课程不同,我觉得重要的分水岭,集中在开设这一项目的动机层面。很简单,我并非是以“格斗教学”为业的经营者,包括若干位热心参与该计划的专业教练、医生与格斗家,同样各有各的“主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基于自我生命经验的一次分享行为,或带有部分传播的意味。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接触到各种“因弱小胆怯而烦恼”的朋友,却普遍缺乏这个认知:通过刻意进行与格斗、武功相关的训练,让自己的内在精神变得更加强大、健硕。这种认知匮乏,乃至更多的错误认知障碍(比如说“打架不是好人干的事儿”、“打架多危险啊!”...)恰恰让绝大多数普通人,忽略了自己“可以练武”这个事实,也进一步歪曲了“练武、格斗”的价值理解——养生?NO!娱乐?NO!强身健体?NO!——如果错以为练武是为了实现这些普适的目标,则现实中你的替代品太多了,永远没有机会让自己真的去接近武术格斗技术。
“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进入这一系列生命体验,借此变得更加强大、无论肉身还是精神。”——这是我们设立这一计划的初衷,或者说,嗯,也可以成为“实验目的”。客观上,“攻守医修灵”这五个模块组成的七级训练系统,不是任何一个现在中国的“武校”、“格斗俱乐部”能够完整教授的,因为这里面贯穿、组合了大量“跨界”的生命经验与知识技能。内容的组合来自于我们身边极少数伙伴特殊的人生经历,而设立的目标只有一个:给予受训者全方位的特殊生命体验,得以破除“玄而又玄”的迷信壁垒,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取得长足显著的综合能力提升。——对,这就是该项目计划的设立初衷。
用“实验主义”的角度说,我们也是在开发一个实验项目。假设能够成功、成熟,那么未来正式“推向市场”的时刻,我相信一定是一种“天价级别”的贵族化培训产品。比如我们可以在各个专项环节上聘请名师,大幅度拉高项目的市场吸引力,那么,一个“单价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课程产品”也许就此诞生了。但当下,真实的说,如何营利,并非是我们此时的目的。
还是“实验”,一场修行实验。
负责任的说,这些内容的组合、设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实践检验,具有强大的连贯性与自体系性的高效系统。其实也很简单,假如你有幸结识那种隐匿于社会身份之后的江湖派修行人的话,你会了解到,这些“训练体系”背后的千年传承道统。只不过,时移音律改,用现在的话语体系说来,这就是——生命潜能训练系统吧!哈哈哈哈!
好了,简单归纳一下: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几个周期的实践,让更多普通人方便的受益于这套训练体系。反之,我们也希望用这种“业余时间的公益实践”,来不断优化、改善具体的训练措施、技术手段。因此,尤其对于初级和一级训练阶段的内容,我们希望它变成吸引普通年轻人积极参与的一种公益性项目,得以健康持续运行。
不好意思,实验项目属于小范围内部训练模式,每期参训者最低5人、最高不超过8人,而且,没有中途乱入的机会。初级与一级训练模块,一共安排了18周时间的内容,可供在校学生或上班族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训练,所以,原则很简单:自愿报名、成本价格收费、凑齐5~8人即开始,教练团提供完全针对性的深入内容设计,但中途不得放弃,亦不再接受新人加入。就是这么个任性的“小班儿”!再仔细说一下参训的要求:
1)参训动机:认同课程核心价值观,期望自身提升、不断变强;
2)能够安排足够的精力、时间参与到训练全程,并有条件支付成本(自古讲究“穷文富武”,即便抛开训练费用,其它的成本也是不低的,比如增加营养、自己添置训练装备、消耗更多的时间自修与休息等等);
3)心态阳光、积极开朗,乐于分享受训体验,并参与到实验项目的课题开发计划中,真实反馈。——换个角度说,我们也是在吸引早期的联合开发者,假如你非常喜爱这类训练,又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的话,积极参与到课程完善的反馈当中吧!到成熟推向市场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变成我们的合作伙伴,继续“教学相长”的传播事业哦!
4)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坚持。18周时间,将近三分之一年,我们非常确定的是,这段体验将会对你的一生带来巨大影响,因为你学会了这种“由弱及强”的组合技能。但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你半途而废、自动放弃,那么不单单是你在浪费所有人的时间、生命,而且会对你的内心带来一个更加严重的负面阴影。总之,想好了再决定哦!切记!
好啦,大体上可以“公示”的部分就是这样了,因为是小班、定制化课程,所以其它具体的内容安排,比如场地、时间、师资、训练方式、装备、费用、注意事项等等等等,都仅限于对确定参加意向的伙伴沟通了。虽然,我们并不介意在互联网上公开“训练体系”,“无偿的提醒”其它从业者、培训经营者,但总归还是要有一些保密的部分,不难理解吧?!哈哈
就这样吧。这完全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模式,认为自己需要训练的,挡也挡不住;没有这种需求、意识的,穷尽营销游说诱惑伎俩也无效、无意。必竟,强者仅仅是大众当中的极其稀缺的异类。——期待与异类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