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们初一的孩子放假了,我们单位四位老师的孩子组成的快乐学寒假,也正式开班了。
昨天上午,是我值班。前两节,我备课,孩子们阅读摘抄。
十点半左右,作为历史老师的我,现学现卖,开始教她们诵读《小学生小古文》。我们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了三课。形式有:集体诵读、个人诵读、集体边诵读边用手打拍子、根据小古文仿写、根据内容画简笔画,用肢体语言表演课本内容等等。边学边玩,寓教于乐,寓学于乐。鼓励同伴的掌声,为同伴的优秀回答点赞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齐声诵读声,洋溢着我们的小课堂。连外屋来接娃儿的两位爸爸,都齐声叫好,忍不住伸进头来,欣赏我们的激情,我们的快乐。
有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都不知道,孩子们的潜力有多大,想象力有多丰富。不信,请君看看这些娃儿仿写的《放风筝》。(原文: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午后行。)
街道上,骑车子。汝前行,吾后行。
广场上,放鸽子,汝前放,吾后放。
办公室,背诵诗,汝前背,吾后背。
与朋友,猜灯谜,汝前猜,吾后猜。
——鞠然
金沙滩,捡贝壳,汝前捡,吾后捡。
大树上,捉小虫。汝前捉,吾后捉。
绿草丛,摘花朵,汝前摘,吾后摘。
小溪边,网小鱼,汝前网,吾后网。
——靖蓉
天蓝蓝,回乡下,汝前行,吾后行。
葡萄棚,偷果子,汝前跑,吾后跑。
(鞠然眯缝着俩眼儿,笑曰:汝先撤,吾断后)
湖上漂,望秋月,汝缝衣,吾弹琴。
(若改为,汝吟诗,是不是另一番景象?)
青山间,听水涧,汝洗衣,吾乘凉。
(若改为汝浣纱,是不是更有韵味?)
——雪萌
教室中,背课文,汝先背,吾后背。
佛堂里,拜老祖,汝先拜,吾后拜。
(我都能脑补出一幅磕头拜祖的画,真不愧是历史科代表)
绿荫中,诵古词。汝先诵,吾后诵。
晴空下,搭鸟巢。汝先放,吾后放。
池塘边,捉泥鳅。汝前捉,吾后捉。
——奕奕
学完第二课《乡村》,我让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用五分钟画一幅简笔画。孩子们静思,落笔,沙沙沙,沙沙沙。不一会儿功夫,四幅画就出炉了。我先说说我画的是啥?你来点评咋样?她来补充发言……我们五人头碰头,一块儿欣赏、点评佳作,不亦乐乎!
在诵读第三课《芦花》后,读课后题韩愈《春雪》,我问:你们还学过韩愈的哪些诗?
鞠然小友张口吟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小子可真厉害。
在诵读苏轼《少年游》前,我同样问到:你们还学过苏轼的哪些诗,或知道他的哪些事儿?几个孩子张口就来:东坡肉。奕奕补充说:苏轼是有名的吃货,贬了一路,吃了一路。孩子们还说,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呢。说完,这四个娃儿一起高声诵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激昂的声音,那坚毅的表情,简直美极了。
诵读声刚落,鞠老师进来,提问孩子们:“早生华发”中的“华”读几声?
“二声”。
“错。此处应读一声。‘小乔初嫁了’中的‘初’是哪个字?”
“是初中的初。”
“这个对了,不是出发的出。”
哎呀,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还意犹未尽呢,就到了放学的时间。
寒假开班第一天,不错!历史老师转行当语文老师的感觉,也不错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