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楼房停暖,一家人搬回了村里住。
宝宝异常地兴奋,不停地说:我要在院子里玩沙子,堆城堡,我还要骑我的自行车、滑板车,我还要找我的好朋友玩!
窝了一个冬天的她,就好像飞出笼子的小鸟,一路叽叽喳喳,不停地说着,笑着。
一到家,完全忘记了昨天还特别喜欢的玩具,直奔菜园子。
“妈妈,这是什么?”
“这是韭菜!”
“妈妈,奶奶给我种的草莓呢?我怎么没看见!”
“现在还没种,还有点冷。”
“妈妈,这是不是爷爷给我种的白菜?”
“妈妈,这是什么?”
“真好玩!哈哈哈!!”
我都记不清她问了多少问题,不停地用手扒地里的土,开始找铲子,找小桶,开始准备堆她念叨了一个冬天的城堡。
看着地里已经长出来的菠菜,拽着那颗还依然活着的葱,摸着那一棵棵绿色的韭菜,发现了一个小虫子,找到了韭菜里还有一棵野草,看去年已经发黄的丝瓜,找还未发芽的葡萄,想起奶奶给她养的小兔子........
听见麻雀、喜鹊叽叽喳喳,飞来飞去,抬起头看看天空那些小鸟,高兴地蹦蹦跳跳。找来自己的自行车,骑来骑去,好不热闹。
每年夏天,我们都在这里生活,或许孩子的记忆力太过短暂,当她重新回到这里的时候,一切又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么有趣。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院子里跑上一圈,听小鸟唱歌,看小草发芽,找蚂蚁搬家,堆沙子城堡。
大自然,让孩子更洒脱,更活泼,更开阔。她疯跑着,踩着土,在土堆里搅拌、想像着一个个美丽的城堡,与小昆虫为朋友,和小草为知己,看一只只小麻雀飞来飞去,看大喜鹊站在房顶,仰望远方。
她感受到风的力量,明白了各种植物如何生长,观察到天空和白云的样子,倾听到各种鸟儿不同的声音,在大地上奔跑,欢笑,那才是孩子最美的样子。
“妈妈,我的小兔子呢?”
“小兔子不在了。”
“她去哪了?”
“死了?”
“死了是去哪了?”
“去天堂了。”
“和小鸟一样吗?”
“和你看的那个《獾的礼物》里那个獾一样。”
“可是獾是去地道里了啊?”
“从地道里就能去天堂。”
“哦,她还吃过我喂的白菜。”
“那今年再种白菜还给她吃吗?”
“今年种白菜给你吃好不好?”
“好!”
宝宝蹦蹦跳跳,不停地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她还要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她记得一条胡同里每个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他们都是她的好朋友,大人们不是。
宝宝依然还有点认生,说不喜欢大人,就喜欢她的好朋友。
还要和好朋友一起骑自行车,一起躲猫猫,一起堆城堡,一起在地上画画.......
没错,回到院子里住,在楼房里玩的玩具统统不玩了。画画也不需要画板,拿上一支石笔,就在地上画。
可以蹦蹦蹦,跑跑跑,不必考虑楼下是不是有人。
可以唱唱唱、叫叫叫,不必考虑会不会打扰别人。
她喜欢院子,喜欢有土的地方。
大自然,让孩子的心情更开阔,让孩子的空间更广阔。
在大自然中,她直接与小昆虫、小鸟、小动物、小植物接触,比看十本书来得还要直接,这才是真真切切的东西。
她知道小动物的生死,看到各种植物的生长、凋落,学会观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
和风一起感受春天的到来,和小伙伴一起讨论麻雀和喜鹊的区别,和小草一起发现绿色的美丽,和蔬菜一起感受四季的颜色。
更重要的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大自然中,她热爱奔跑,喜欢运动,自己动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喜欢吃绿色是蔬菜,因为是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种出来的,这是自己劳动的成果。
她更多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了自己一天天长大,和太阳一起,带给别人温暖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孩子健康、快乐,这不正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吗?
大自然给与她们的,就是这些。
大自然,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
真心愿我们,都能让孩子和大自然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