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赤壁赋之别丨冬日,偶阅《后赤壁赋》,顿悟其旨

冬日,偶阅《后赤壁赋》,顿悟其旨。

《前赤壁赋》骈散结合,长短参差,时而气象万千,时而拨云见月;《后赤壁赋》,多用四言,不事雕琢,古朴自然,留白若啬,味淡而真。

《前赤壁赋》尚高谈阔论,《后赤壁赋》已高处不胜寒。“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对无言,唯有孤鹤掠影,老道梦别而已。

赤壁之游乐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未可向人言也。

                                    2023.12.1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乌台诗案”间接促使苏轼在文学上发生转变 从熙宁四年(1071)被贬出京开始,苏轼的仕途就一直不顺。任职密州期满又...
    读者精选阅读 158评论 0 1
  • 【按】这篇也是很难理解的。主要是对作者借游中主客对话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不容易把握。作者遭厄运,人...
    东篱文集阅读 13,119评论 0 2
  • 苏东坡的《赤壁赋》分前后两篇,两篇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江水高山清风明月)...
    lesliy徐阅读 10,241评论 0 7
  •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
    美丽自在阅读 287评论 0 0
  •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
    百无一用知止阅读 2,1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