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真的是教人变得乐观吗?真的与积极、消极有关吗?真的是用来让你只做好人不做坏人吗?真的是让你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嘛?……疑问太多,似乎都写不完,这还真的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正念到底是个啥东东?怎么如此让人又爱又恨呢?
正念是什么?
我喜欢先从“度娘”问起,科普一下自己(尽管有时也不知是否权威!)正念,最早的文献出处来自佛教《四念住经》,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绍给世人,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有时正念也被称为“内观禅”(Vipassanā)或“观禅”。
正念产生后,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被广泛传授,在传承中因为地区和文化的原因逐渐演化为正念禅、禅、大手印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相同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被介绍到西方,为心理学界所注意,由乔﹒卡巴金等学者渐渐改良和整合为当代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术之一(mindfulness),并因此诞生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辩证行为疗法(DBT)、接受实现疗法(ACT)、正念认知疗法(MBCT)等当代著名心理疗法。正念被用在焦虑、抑郁等治疗中,同时包括如何创造性的运用正念在婚恋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衰老、死亡等方面。
正念和乐观没啥关系!
当我开始关注“正念”这个于我来说,全新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时,恰逢朋友推荐了一个40天正念练习的活动。一看每天也就十多分钟,试听内容也觉得很有专业性,于是操练起来。坚持了40天下来,发现“正念”真的和“积极”、“悲观”、“消极”、“乐观”等没啥关系。它训练的是人们对于所做所想的觉察能力。
你可以积极、可以消极、可以悲观、可以乐观,有了正念的能力,最大的不同是你能清楚地感知和意识到你在这些频道中切换。当你需要从消极切换成积极时,你可以迅速找到通道,按下“按钮”,转换成功。当你需要从过于乐观切换到消极一点来关注可能的风险时,你可以马上冷静降温,按下“按钮”,转换成功。举个例子来说:你带着满心的烦心事,从单位回到家里,还没坐定换个心情,老公或老婆就开始发牢骚,念叨他/她们的苦恼;孩子叽叽喳喳嚷着要你陪她/他玩儿;老人不停地追着孩子劝吃劝喝;甚至工作电话又追到了家里……此刻的你就像一触即发的炸弹,任何的小火花都会带来火山般的爆发。如果你是那种此刻正在遭遇人生重大变化过程中的人物,如家人离世、工作危机、离异处理阶段等,那情况就更糟了。(这种画面熟悉嘛?)
有正念能力的人,会在此时此刻意识到:我马上要火山爆发了!他们闭上眼,深呼吸几次,在深呼吸的同时就像放电影一样,重现着所有的画面,但大脑是不工作的,只是重现,这片刻的休憩,就已经足以让你的大脑恢复一定的理智,避免情绪的恶性爆发,情绪降温了,理智就回来了。神经学证实过,如果大脑能迅速让杏仁核得到控制,我们的情绪就变得稳定,其他理智部分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正念高手,甚至可以做到在短短的时间里,休憩大脑的同时,敏锐而准确的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常常这些情绪都隐藏在潜意识里,人们喜欢说“心里”。),如愤怒、难过、无助、羞愧、羞耻、伤心、担忧、害怕等,并进行处理,而不是选择爆发在周边人的身上,让自己的痛楚除了伤害自己以外,也伤害到身边的人。实践结果:正念和乐观没啥关系;你也成不了仙人;也没法只做好人不做坏人(大坏人也是有很强的理智的!)。正念训练的是你能像录像机一样察觉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戏,并随时可以改编剧情(这部分常常是在关注到情绪并处理后才能实现的),走向你希望的结局。实践体验记录
️练习让大脑和心停止工作
️️练习觉知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练习认知被自己屏蔽的情绪
️️练习解读潜意识和环境的互动
️️练习在潜意识中完全接受宽恕、善性、冲突、倾听
️️练习无条件信任和憧憬
练习实践已经结束一段时间啦,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但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当我处于情绪低落时,我可以很下意识的意识到“我此刻心里很不舒服”。有时会随口就和身边的人讲了起来,然后再慢慢地感觉是什么情绪,如果需要处理,就会用教练或者任何有用的心理学方法,自我疗愈一下。有些重大难题虽然无法获得解决方案,但是情绪不会堆积和积压,身边的人就不会遭殃。尤其是孩子,有时他们挨批绝对不是他们的错,只是大人都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积压的情绪未处理,找了一个最弱的人突然释放了。
另一个实践的收益就是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了乐观并不总是好的,悲观并不总是不好的。例如:慢慢进入高龄,但仍未遇到可心的人,可是仍然渴望未来有个孩子的女性。如果过于乐观的期许:明天在转角处遇到真爱结婚,并生子!那还是练练正念能力,在这时切换一下消极频道,不盲目乐观,可以像徐静蕾那样冻卵,来增加自己静候“Mr Right”的时间成本。用消极产生的风险防范措施应对过于乐观可能产生的实际损失。
这个例子里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决策,如果你只是大脑明白,解决不了心里的阻抗,你一样不会去行动。心里的阻抗,正念真的可以帮上忙!
以后当有人再反鸡汤模式批驳正念就是让人永保乐观,常做好人,不做坏事时,你可以静静地告诉他们,正念真的和乐观、悲观、消极和积极没啥关系!
生活和职业永远无法一分为二,那就让我们把生活和职业融合成你想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