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比之前更多了?

藩镇,又称方镇,藩意为保卫,镇意为军镇,唐朝设立,长官为节度使。

图片发自简书App


睿宗景云年间设立节度使,掌管地方军镇,是当地的全权军政长官。

玄宗时,扩大了节度使的权力,并设立了天宝十节度,分别是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岭南五府经略使。

而安史之乱的带头人安禄山身兼三地节度使,范阳,平卢和河东,权势滔天,再加上史思明的一臂之力,将唐朝搅了个天翻地覆,玄宗带着美人杨玉环走到马嵬坡时,士兵哗变,杀死了杨玉环和杨国忠,玄宗抱头鼠窜逃入蜀地,玄宗的儿子肃宗便另立朝廷,依靠郭子仪等人平息了这场叛乱,所谓借力打力,不过如此。叛乱平息以后,肃宗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局势,这也是为什么藩镇割据反增不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各藩镇的势力不容小觑。唐后期有四十多个藩镇,除了安史之乱中被平叛的藩镇,剩下的仍旧是各方割据,手握军权,与中央抗衡,脱离了唐朝的控制,犹如一个一个的国中国,唐初时,这个情况是不曾出现的,唐初注重国计民生,玄宗时是唐朝最繁荣的时候,于是玄宗懈怠了,信任杨国忠和李林甫,开始安逸享乐,政治开始昏暗,让各地藩镇有机可乘,迅速发展起来,成长为一个一个威胁唐朝安定的因素。

第二,唐朝势力的削弱,没有能力再削藩。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一役,已是强弩之末,最终还是依靠郭子仪等藩镇将领才得以平叛,唐朝的辉煌荣光已经在逐渐暗淡,势力耗尽,再无能力去做接下来的事,能维持现状已经实属不易,谈何削藩。

第三,对平叛有功的将领进行封官。肃宗以藩治藩,以藩定藩,依靠藩镇平叛,对这些平叛有功的将领,为了奖励安抚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封他们为节度使,这样能暂时遏制他们的野心,于是节度使便大大增加了。

第四,为了应付突厥回纥吐蕃和党项族的进攻。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内部空虚,边防薄弱,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平叛以后,便在边防多设节度使,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此时,是不宜削藩的,不能稳定各节度使,那么唐朝便真的要分崩离析了。

藩镇割据的出现是个必然的结果,往往出现于朝代衰败之时,群雄并起,夺而为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皇权的衍生物》目录 (二十)占山为王——藩镇割据3 上章讲了藩镇发展的起源,本章主要分析藩镇地崛起和分立...
    三步一叩首阅读 5,568评论 0 8
  • 《皇权的衍生物》目录 (二十二)藩镇存在意义——藩镇割据5 从755年范阳起兵安史之乱开始,到907年唐灭,历经藩...
    三步一叩首阅读 6,360评论 2 8
  • 怎么说呢 麦麦星厨系列汉堡稍稍略贵 是很符合以前对美食追求的我 但是现在不是啦 吃这个可能就是因为嘴馋想吃 而没有...
    木头马尾尾阅读 1,885评论 0 0
  • 01 曾经的自己极度内向和自卑,做任何事情都是第一时间怀疑自己,由于性格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心里觉得能找个适合自...
    徐小胖_阅读 3,443评论 2 3
  • 文/盛沅翡翠 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风,随意那么一吹,你就成了远方的样子。 我在雨中送你,你没有撑伞,你的青衫被细...
    106ebf7e78a0阅读 2,57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