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一种魔法。拿出一张纸,由一端到另一端,横向画上一条线,你已经将陆地与海洋分开。”
从这句话你中感受到了什么?
不知道哪个中国人说,这第一笔就是创造宇宙的开端。从这句话里,我感受一种全局视角和全局视角所需要考虑的局限——在这一张纸上,你要呈现什么?你会知道,而你要呈现的内容,受这张画纸大小的影响,你得考虑如何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把你的思想呈现出来。
它可能并没有完全在你大脑里成型,但你有对笔下这个世界的印象,这个世界的基石是什么,你有概念。而我们这些非专业的画家,或者说小时候被引导偏了的成年人,在拿起笔时,心中早已没有了想象力,没有了对思想的掌控感,有的只是无尽的虚无和丑陋的自卑感。
我该画什么?
我不会画画啊?
那让我画个简笔画吧。
或者像我一样,拿着画笔,只是画线,把手中的线绕来绕去,绕到便利贴的边缘。
但不必自责,尽管我用了丑陋这个词汇,这不是你的过错。只因我最近遇到一个难题:没有想象力、没有感受力,这对我造成了困扰。我手里有的是实干家的快速理解和快速行动,我是一个目的性和目标感很强的人,给我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就能快速完成,只要是我会做的。
这些所有的习惯和特质,都是过去的经历所致,在过去的世界里,实干是有效的,快速行动是值得骄傲的,但是在新世界里,它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实干成了一种好听的形容词。此时,我甚至要去学习如何让自己慢下来,去想象,去感受,也因此,我读了手里这本传记。
它是老大前两天从多抓鱼淘回来的,是一个女画家写的自传,她的画是给儿童看的,她称它为儿童文学创作,她认为儿童的世界与成年人不同,儿童不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就好像花儿不是还未长成的果实。她不赞同大多数成年人对儿童的看法——她还太小,这样美的东西她看不懂,你最好还是给她一些清晰明确的故事。
因此,她感觉到困难和挑战,她并不能完全的理解孩子,她对自己所遗失的一部分童年记忆有些执着,她总觉得那个时期也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能帮助她更好的理解孩童。不过好在已有的童年记忆中,也有支持她进行创作的源泉,是她儿时的教母。
在书中,她描述了她如何创作绘本,她的一些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她与出版社交涉时曾遇到的问题等等。这些内容与我而言,我没有太多感受,她的童年记忆、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我也没有概念,只在这会子抽离书本,我倒是感受到了一位女画家对儿童世界和绘画的热爱,这本书是女画家对自己的思想、经历和作品的剖析。
我终于客观一些了,在读书时,书中的语言简单易读,读起来很快,只是我的感受力一直很弱,只有在那么一两句话让我意识到与理性世界的不同时,我才感到惊喜,就好像本文的开头一样,这句话让我感到惊喜。
在后来的阅读中,也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多理解,比如说,这一条线分开的可能不只是陆地和海洋,它可能是桌角和地面的交界线,也可能分开了绿洲和沙漠,或者理想和现实,甚至是事物本身,例如银河,在银河这条完美的线的周围是漫天繁星,是许许多多的童话故事......
以上具体内容想象,是我刚想到的,这样的想象机会只得从这样安静的写文字的早上,意外获得,可见想象力的缺失有多么严重。你可能会说,不是这样的,没有感受只是因为我和她所处的年代、文化背景不同,我没有接触过她的世界,不能感受是正常的,但我却知道不只是这样。
我为此感到困扰的是我不懂,什么是意义,我似乎也感受不到。我曾追问自己,意义从哪里来,我内心的答案是自己,人是一个会制造意义的动物。然后我联想到另外一个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没有答案,我现在并不纠结这个问题,我只是跟随内心的声音前进,但内心的声音似乎还只是一个方向指引,算不得什么意义。
意义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意义是一种乐不思蜀,是你愿意为其倾情投入,恨不得告诉全世界它有多好,这样的东西你有吗?我发现自己连最爱的阅读也无非是最安全的港湾而已,真说阅读有什么意义,我说不出来,还是回到理性层面去分析,那就没意义了。
但是,不是世界无意义,不是存在无意义,是你是否真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我怀疑上帝把我的感受力吃了。我要把它找回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