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今年的天氣,相比往年來説,冷得早了一點。秋風起,思緒飛。點點心思,縷縷片片飛。一年四季,唯獨秋天是我不中意的季節。雖然,我不喜歡嚴寒的冬天,但我更加不中意秋色的味道。在一年四季裏,令我最中意的,還是夏日的火熱。相對於内地的絕大部分地區來説,嶺南確實只有兩個季節,夏季和冬季。但我總覺得,今年的秋色相對往年來説,顯得格外濃鬱。
今年的中秋節,拉開了『夏』與『秋』之間的差距。一個晝夜,一輪圓月,一盞淡茶。轉身過後,便是從夏天至秋天。之前,我與朋友們分享過,我之所以不太喜歡秋天的原因,有可能是與祖父的離世有關。時至今日,我再去回憶往事時。我發現,那令我真正感受到疼痛與失落的,也許並非祖父離世本身。而是,我從七歲那年起,我便知道了世界上存在『死亡』與『無常』。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黑洞,甚至是每個人都無法躲過的命運。
前幾日是農曆八月廿五日。按照傳統的説法,農曆廿五日是吉祥日。但每年的八月廿五日對於我來説,不單單是吉祥日,同時也是也是祖父的祭日。今年的農曆八月廿五日,正逢秋分。秋風起,晴空萬里,日月同輝,淡淡默默又是一個踏破『別離』的秋季。或許是入秋了,人總是容易陷入一種思緒當中。進來的我比較沉默,或許我也在等待一陣秋風。
望著供桌上的酥油燈,它們在一點點的燃燒自己。點亮了光明,燒盡了自己的生命。歲月正是如此。回望祖父離世距今已二十一年了。二十一年前,我可以說自己才幾歲,而二十一年後的今天,我只能說自己已經幾十嵗了。在我還自我感覺年輕的時候,卻未發現浮游的人生,早已盤旋在而立之年的上空。再過二十一年又如何?邁過天命之年,直奔花甲,再達古稀。笑笑罷,生命就是那麽幾個環節。選擇了不同的路,就會有不同的故事。一年也是如此,至多四季。春秋復春秋,埋沒在歲月中的白骨,如今又有多少人去叩問?
每一年共有十二個農曆廿五日,每個廿五日都會上演不同的故事。每一年的主題都不同。只是,八月廿五日總是會令我想起記憶中的過往昔。秋風起了,歲月卻未曾安靜。期盼寧靜度日,奈何生命中的插曲總在不自覺地時刻響起。曾經,我總在盼望風雨中的能見到新一輪的明月。如今即便在暴風雨中,我依舊享受屹立在歲月裏的鐵骨錚錚。能活著已經是一種幸福了。有夢想,有方向,心中有愛,持有並向往。這個秋天,我已足矣。
寫於2019年8月26日廣州帽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