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铸魂,夯实作风建设根基

      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决定事业兴衰。在乡工作的广袤天地中,以锲而不舍之精神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是推动乡村发展、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所在。我们需秉持“学为基、思为魂、践为要”的理念,让优良作风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深化思想认知,增强作风定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动力。乡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其思想认识的高度直接影响作风建设的成效。当下,部分乡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心态。为此,需深入开展常态化集中学习,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将作风建设专题学习融入日常。通过剖析身边的典型作风问题案例,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干部们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同时,鼓励干部前往效能建设先进单位“对标学习”,寻找差距、明确方向,以先进为榜样,激发自身争先进位的意识,从思想深处拧紧作风建设的“总开关”,增强对不良作风的“免疫力”。

      二、锤炼党性修养,滋养作风之源。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锤炼党性修养是乡干部改进作风的根本之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乡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党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活动。比如,组织干部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让干部们在历史的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另一方面,将党性修养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在处理农村土地纠纷、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等实际工作中,要求干部时刻以党性原则为指引,做到公正无私、敢于担当。通过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党性的纯洁性保证作风的优良性,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

      三、弘扬廉洁文化,厚植作风之基。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在乡作风建设中,弘扬廉洁文化至关重要。可借助乡的文化宣传栏、广播、文化活动等载体,广泛传播廉洁理念。创作并表演具有乡土特色的廉洁文化节目,如廉洁主题的小品、戏曲等,让廉洁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同时,挖掘本地的廉洁人物事迹和家风家训故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以优秀的廉洁文化滋养干部的心灵,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乡村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使廉洁成为乡干部的自觉追求,为作风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乡工作中,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深化思想认识、锤炼党性修养、弘扬廉洁文化。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地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让优良作风成为推动乡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