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西安,咥美食

我对西安的向往,缘于一部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它勾起了我对老秦人的好感,于是我临时改变主意,放弃预先想好的重庆,买了去西安的机票。

我想去看看老秦人生活过的地方,去尝尝他们曾经吃过的美食,感受一下西北人特有的风骨。

在我住的酒店楼下,挂着一个大大的广告招牌,上面写着“逛古城,咥美食”。不知道现在的陕西朋友是否还把“吃饭、吃面”叫做“咥饭、咥面”呢?

《大秦帝国》写道:秦人将吃叫做“咥”。这是极古的一个字,本来发源于周部族。老秦部族与周部族同源,又继承了周部族的西土根基(西周的都城在陕西西安),周部族特殊的语言自然也就在秦人中保留了下来。周部族东迁洛阳后(东周都城迁至河南洛阳),悠悠数百年,大受中原风习的滲透影响,反倒丢失了许多古老的语言风习。这个“咥”字,变成了秦人独有的方言。被东方士子讥笑为“蛮实土话”。

百度百科写道:咥,是陕西关中、河西走廊一带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种方式,从字面意思看,吃至极致为之咥。其基本特征为老碗盛食,“狼吞虎咽”,吃出快乐,吃出气氛。咥时不必坐着、准确的姿势应该是蹲,其次是站着。

在秦始皇陵的时候,我听到讲解员说,西北人之所以蹲着吃饭,是因为蹲着吃东西吃到有饱腹感的时候刚好是站起来七八分饱的状态,是西北人的养身之道。想想也是一理。

听说商(卫)鞅觉得这个“咥”字比吃字更有劲力,口至食物便是“咥”,多直接。“吃”字呢,绕一大圈,要乞求才能到口,多憋气。所以他到秦国后,很快学会了这个“咥”字。

我呢,虽然没学会这个“咥”字,但对它却是印象极为深刻。因为我吃东西也是很喜欢吃出快乐,吃出气氛来的。

可惜身体不作美,一到西安就牙疼,而且是超痛苦级别的疼,别说吃东西了,喝水都困难。原有的美食计划落空了大半,后来实在禁不住嘴馋,忍着疼痛尝了魏家秘制凉皮、樊氏腊汁肉夹馍、忘记了店名的biangbiang面(那个字实在打不出,我想陕西朋友或者去过陕西的朋友应该知道),还有同盛祥家的牛肉泡馍……

因为牙疼,我没敢放肆吃,错过了多尝试几家店的机会,一直觉得自己吃的凉皮不够正宗。小伙伴是凉皮的超级脑残粉,每次说起吃凉皮,一定会说要多放点面筋。虽然魏家凉皮吃起来还不错,但是里面并没有传说中的面筋呀?哎呀,好失落的。


魏家凉皮

还有一次吃的是麻酱凉皮,结果拿到手一看不是熟悉的晶莹剔透的米皮,是我不大了解的面皮,后来才知道麻酱凉皮是清真的做法。

在街上暴走时,看到过好几家秦镇米皮,听说秦镇米皮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秦朝时的皇家贡品。可惜我没吃到。

单单凉皮就这么多典故,我看不在西安呆个把月,是很难咥遍秦人美食的。

肉夹馍和凉皮一般来说是配套的,再加上一碗稀饭就更完美了。

肉夹馍也有很多品种,有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有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有潼关的潼关肉夹馍。我只尝过腊汁肉夹馍,回来的时候给小伙伴带了一个。这个肉夹馍的超级脑残粉,看我拿出肉夹馍的时候居然没有激动异常,反而有点失落。他说,不是这样的啊。

经他描述,小伙伴以往吃的很可能是潼关肉夹馍,外观焦黄,皮酥里嫩,饼酥肉香……说得我都流口水了,好想转身再买张机票去。

牛羊肉泡馍也是陕西的一大特色。听人说,要自己掰馍的才够正宗,我就找了家要自己掰馍的老店。掰馍之前看了看店里展示的样品,完整的两块馍掰得碎碎小小,我想居然吃了,就认认真真照着样子去做,也把馍掰得碎碎小小。


店里的示范。


吃泡馍必备的三样配菜。


我掰的馍是不是很碎,哈哈……

结果因为掰得太仔细,掰馍就花去了四五十分钟,掰到后来手腕都累了。中途的时候,看到邻桌的人三下五除二就把馍掰完了,好生羡慕,然后听到服务员说掰得不够细碎要继续掰时,又有点心安理得。

可能看我掰馍掰得太认真,跟我同一桌的老伯伯忍不住问:你啥地方的?

我说:广东的。

老伯伯说:我以为你是北方的,看你掰馍掰得那么碎。

我笑,心里小小得意。

去同盛祥吃泡馍前,我在大众点评里看到这家店的推荐菜有凉拌苦苣,好期待来着的,可惜去到店里并没有看到有这道凉菜。

我在广州的菜市场似乎从没有见到过苦苣,第一次吃苦苣是在小伙伴家里(河北唐山)。我不是凉拌着吃的,我是按照南方的习俗炒着吃的,味道很不错,一直想再尝尝一直没有机会。

苦苣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叫做野苦菜,是生在麦田里的野草菜。历史小说《大秦帝国》说,商鞅到秦国时很喜欢这道朴实的凉拌野苦菜,张仪也很喜欢这道凉拌野苦菜配秦凤酒,又苦又辣,够味儿。

还有个有历史传说的美食叫做锅盔,是一种烧饼,方便携带,秦人行军时随身带的食物。烧饼这东西在小伙伴家吃过,需要牙力,我在西安的那几天吃不了,所以没有特意去找这个美食。

在景区里还听讲解员说过,石榴和柿子也是西安的特产。石榴不是红皮的那种,要白皮的才甜。柿子也不要像北方的大柿子,小小个的才好吃。现在好像不是这两个水果的季节,所以我都没见着。倒是在路边看到过柿子做的柿饼,有两种,一种是晒干的,表面附着白霜,这种我小的时候奶奶经常买给我吃;另一种是表面黄灿灿的,像是油炸的,也说是柿子做的,我没吃,不知道味道如何。

陕西还有很多面,都很出名:臊子面、油泼面、biangbiang面……统统都是小伙伴的最爱。我只吃过biangbiang面和牛肉刀削面,其他还没来得及尝。


传说中的biangbiang面。


牛肉面,我在西安吃的第一餐。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深觉对西安美食了解得太少,西安肯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其他美食,所以我还会再来西安的,带着小伙伴一起来,让他尽情吃各种他想念的美食,也让我弥补上这次的遗憾。

慕宇轩(微信订阅号:muyuxuanxuan)

做一个有意思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声长安,愣是把西安倒退回了历史的长河里。它不像南京,江南的金陵虽肃穆却依旧婉约;它不像北京,曾经的北平依旧是如今...
    艺晚红楼阅读 5,036评论 5 40
  • 多么需要阳光的刺痛 又不是燥热 肘部依靠在石台上 我望着你的余光 不偏不倚 寂寥的美景在地面的雨水里 这是什么时候...
    杨萨尔阅读 1,092评论 0 0
  • Checking out and building Chromium for iOS There are inst...
    J_BB阅读 5,049评论 0 0
  • 【我思我在】20170620《为孩子立界线》学而思D14️ 今天没有烧脑的学而思 突然不知道该写什么了呢 就好像以...
    踏古寻香阅读 1,5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