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通识教育(摘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国学,又称为中华传统文化,国外称之为汉学。教授国学被称为国学教育。

既然是教育,就有一个培养目标:佛家成佛,道家成仙,儒家成圣。

从方法上讲,佛家叫涅槃成佛,道家叫羽化成仙,儒家叫转凡成圣。这三家是国学的代表性比较强的三个教学派。

在传统社会,这三家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场地和管理制度。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有一些内容遗失了,但是精华部分依然保留了下来。

在学习国学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问题:

为何而学?

我的理解是:

首先:学以致用。

学问,是经验的总结,是体系化了的经验,上千年的研究成果。这些学问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了解人事、了解自己,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

其次,传承。

有些我们学习到的内容,我们注定不会使用到他,但是,我们依然要学他。因为,这是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使命。可能我们这一代人用不到,下一代人还用不到,但是在数代以后,有人用到了。就是传承的意义。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教育与传承。

国学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

这里的小学指的是个人的日常素养,大学则是在自己个人完善之后的推己及人的普惠天下。

国学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在专业教育之前有通识教育,也就是博雅教育。犹如两颗树比高:一颗树在山下努力生长,而另一棵树原来就在山上,这是第一棵树无法通过努力企及的。

我们把通识教育分为礼学、文学、武学、艺术四门。非十年不成。而其中的各门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互相影响和促进。如剑法与书法,书法即剑法。如太极与古琴,抚琴之劲道即为太极沉肩坠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门功课彼此借鉴启发,其乐无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休息了一个月 百无聊赖 我是不善于安排自己生活的人 大把的时间 却不知道用来干什么
    仝流苏阅读 1,007评论 0 0
  • 夜深了 除了我的心跳和笔尖的声音 这个世界已经沉睡下来 我想趴在窗台看看美丽的月光 伸长脖子 东南西北 唉……肯定...
    耿介先生阅读 1,404评论 0 0
  • 我开始喜欢上一种叫归属感的东西, 我把它命名为“叶片情结”。从叶芽到叶落,经历了季节的变迁,终究也要回归大地回归自...
    痴汉阅读 1,5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