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老师问我,我也想坚持每天写作,可是除了参加学习会有点感悟,其余总感觉没什么可写,而你每天写,你怎么有那么多话题写?
其实,我也不是每天都有话题写,也曾遇到写了一半,实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因此有的时候发的是过去写的文章。有的只写了一个开头,有的是只列了一个提纲,还有的缺少一个论据,感觉不完美,这样的“半成品”有两千多篇,而公众号发的文章,才九百多篇。想要天天有话题,可以从下面几点尝试:
一、变换一种方式做事
我去上班,有三条路走,一条县道,路宽15米,距离学校17千米,最快到学校只需15分钟。第二条是乡道,距离学校14千米,但路不宽,两车道,岔路口多。第三条是村道,从几个村子穿过,曲曲折折,大约13千米。早上,如果时间紧急,我就走第一条路。不用担心路边会突然窜出一辆车,可以边开车边听书。第二条路,中午临时走,这个时间段路上车少,尽管路不宽,中午还是很畅通。第三条路,春天放学后,我会走这条路,路边盛开的金黄的油菜花,粉的像霞的桃花,乡亲家门前翠绿的竹子,五月香气浓郁的洋槐花,让人心旷神怡。路边突然飞起的野鸡,偶尔一只野兔窜上公路飞奔,引得我禁不住加着油门和它赛跑,然后看着它突然一个蹦跳窜进路边麦田。夏天看着金黄的麦浪,秋天欣赏路边的红叶,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也有的时候会停下车,看看久违的日出或者晚霞。
生活就是这样,经常换一种方式做事,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趣味。
二、调节一下自己心情
课间,主动找一位学生聊天,询问家庭情况,了解思想动向,传授学习方法。
迷茫时,找学校同事,找前辈,找朋友聊一会,咨询带班方法,请教学科问题,诉说心中苦闷。主动去寻求帮助,排解心中的郁闷。
大课间,和学生打一场球,绕操场跑五圈,运动后产生的多巴胺开始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
下班后,可以听一首音乐,和家人看一场电影或者一起综艺节目,或者一起散散步。
总之,调节好自己的心情,我们才能写出好文章。
三、挑战一件不可能的事儿
2020年4月,我在校园种了四株芭蕉,也许是方法不当,长了一米高然后死了。同事说,这是南方的植物,在北方就种不活。我不信这个邪,今年又买了四棵,六月天,骄阳似火,芭蕉苗的叶子快被烤焦了,我早上、中午、下午要浇三次水,如今,芭蕉长了快两米高。
2020年2月,我开始写文章,有朋友劝我,这条路走不通,很多人写到最后没啥可写。而我,偏要坚持每天日更。一件事行不行,总要做三年才能知道。
2022年3月,我想在学校建一个读书长廊,有工程队报价4万5,也有的报价3万八。最后找到我的曾经的学生,他说,老师,你说的事儿,必须办,最低3万。我说,成交,开始设计施工吧,这学期付三分之二,下学期付清。学校公用经费仅能维持平时运转,想要校舍改造只能另想出路。然后我开始在网络上筹款,计划筹款2万,然而出乎意料,半个月时间筹款2.3万元,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做一件认为不可能的事儿,主动迎接挑战,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阅读一小时的文章或者书
坚持读书学习,最低目标每天读两万字,如果是2千字左右的文章,大约10篇就够了 。如果读书,需要读一小时。只有坚持持续输入,我们才能找到需要表达的主题,才能寻找的写作的灵感。
可以早起一个小时读书,这段时间相对安静。一边熬着粥,一边坐在沙发上读书,手机放在自己够不着的地方。
也可以利用中午时间,缩短自己午休时间,坐在教室看着学生午休或者写作业,自己打开一本书开始阅读。
也可以利用睡前的时间,读书使人安静,有助于快速入眠。最好别看小说,故事情节可能会让你失眠。
大量的阅读才能激发我们深度思考,才能让我们有感而发。
五、思考一个教育问题
主动去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思考对策,然后去实践和尝试。
通过一种现象分析背后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记录遇到的问题。
学习一个新名词:大单元备课,学习任务群,大阅读,大概念教学……这些新的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需要我们主动学习,联系工作思考如何做。
以上这些,就是我坚持写的一些体会,文章不是憋出来的,需要认真行动,积极思考,适时调节心情,主动学习新知,只有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