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7年,赵国在著名的长平之战中惨败,不可一世的秦国大军趁势追击,并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困。万般无奈下,赵国只好向盟国魏国求救,但是魏王迫于秦国的施压,只派大将晋鄙率十万人马屯于邺城,按兵不动。
然而就在这段时间,魏国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用于调动军队的兵符竟然不翼而飞了……
1、平原君入魏
事关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赵国立刻派遣国之重臣——相国平原君赵胜入魏游说。
平原君早已明白魏王扎营边境的用意,来到魏国后,他也不去找魏王,径自闯到魏国上将军信陵君的府上。
平原君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靠游说魏王是丝毫不解决问题的,能救赵国的只有一个人:
就是信陵君魏无忌。
2、信陵君其人
信陵君,名魏无忌,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他为人侠义,礼贤下士,常能急人之危,与赵国平原君等人并称“战国四公子”。
信陵君在魏国国运逐渐走向衰落时,大力招揽人才(食客),养士数千人,在国家遭遇危难时每每挺身而出。
有一次,他听人说有位叫侯赢的老者是名真正的贤士,便带了厚礼亲自去邀请,那老头家中极为贫穷,七十岁了,还在大梁城的夷门担任守门小吏。
3、打动侯赢
隐身于市井中的能人异士往往都有些派头,这位叫侯赢的老头也不例外,他对信陵君的亲自登门造访似乎丝毫没有感到惊讶。
为了打动这名淡泊名利的隐士的心,信陵君专门安排盛大宴席,并且空出他左边的位置,应邀的达官贵人们都不能猜到那个显赫的位置留给何人。
酒宴开始前,信陵君亲自驾车接上侯赢,并且任由他指挥,侯赢便命令信陵君专门绕到集市,去和他的老朋友——屠夫朱亥闲聊,见信陵君神色恭敬,这才同意前往。
4、游说魏王
平原君见了信陵君,也不客气(因为他的夫人乃是信陵君的姐姐),反倒怒冲冲地说:
我所以和你联姻是仰慕您的高尚道义,现在邯郸危在旦夕,魏国军队却隔河观望,若您是嫌弃我赵胜,难道就不可怜姐姐吗?
信陵君便选门下能言善辩的宾客游说魏王,怎奈魏王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信陵君只好聚集门下食客,乘百余车马,亲自去和秦军拼命。
5、侯赢献策
临行时,信陵君去和侯赢告别,谁知这位刚刚成为信陵君门下的座上宾却冷冰冰地说:
公子努力去干吧,可惜老臣年纪大了,不能同行。
信陵君走出好久,心中愈想愈不痛快,便又返身回去。
侯赢一见信陵君回来便笑,说:我早已料到公子还会回来。随即献上一计:
听说晋鄙的调兵符藏于魏王卧室,而魏王最宠爱的妃子如姬有办法偷出来,您曾经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您的命令她一定会听的。
6、盗虎符
信陵君听完侯赢献上的计策,赶集派人去联络如姬。
侯赢说:得到兵符便能夺取晋鄙的兵权,北上救赵,西抗强秦,这是您建立王霸之业的大好时机,但是您走时请带上我的朋友朱亥,他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见到虎符不交兵权,您可以让朱亥打死他。
之后,深明大义的如姬顺利盗出了兵符。
信陵君去向侯赢辞谢时,侯赢却说:
我理当随您一起去,怎奈年老力不从心,等您行至邺城之时,我会面向北方自刎,以答谢公子的知遇之恩。
7、赚兵救赵
信陵君带着朱亥等人一路赶赴邺城。
果然,晋鄙验完调兵的虎符后,面露怀疑之色,不等他质问,朱亥已从袖中抽出四十斤重的铁锤,将他一锤打死。
信陵君带领十万大军开赴赵都邯郸,很快便解了秦军之围。
在信陵君及门下诸宾客的努力下,赵国的危险终于解除。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不得不为信陵君在国家大义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畏精神和勇气击节称叹,同时对门客侯赢的献身以及如姬盗符的义勇精神抱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