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5月7日崔律“精力管理”系列第1.1讲的课后实践&学习。
一、<实践事项(Do)>
把本讲的内容分享给他人听。
昨天的课在晚上时补听了,可是记住的并不是很多,因为是在边洗碗边戴耳机听的,我也刻意的去留意崔律讲什么了,当时听的很投入,可是听完好像只是认知上有了了解,让自己用原话复述却想不起来要说什么,看来,上个月崔律讲得课上,讲的对,一次只做一件事,以后要多去寻找自己的零碎时间
二、<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第一,精力管理比时间管理更为稀缺
第二,通过A君和B君的对比,我发现我基本属于A君,但因为是在带娃,娃也没有上幼儿园,有时候会精力耗尽,但娃扔需要我陪他玩耍,那个时候就有点情绪了,以后可以利用打小盹或闭目养神,或者放空来让自己恢复一下精力
2.回顾过去,我在精力管理方面做得好的地方:
一是每天早起跑步,偶尔一两次没有起来,也喜悦的接纳自己,崔律课上说,劲用的太猛,可能恢复精力需要花点时间
二是生活比较规律,有午休,吃饭睡觉时间都很固定
三是不看朋友圈,不受外力拉扯和影响,专注与自己的注意力中,保持集中,能够锁定自己的目标
四是比较能够留意和觉察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当他能力值低时,我会主动选择独处或休息,不会人云亦云,跟着别人再去做消耗精力的事情
五是利用在卫生间的时间和空间里,深呼吸,放松放空一下自己,调整情绪,让自己恢复精力
还有很多其他的,时间有限,写一点吧
3.我在未来24小时内的刻意实践计划:
完成听课,完成实践打卡
重新整理自己可支配的个人时间
4.我的疑问(如有) :
无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不带娃就上班,上完班就带娃,我发现带孩子是最消耗体力的事情,时间不能有时候会被打断,不能专注,我就分段完成我的事情的,比如,听英语启蒙的课,课程太长,我以10分钟为一个单位
三、<练习·RIA便签法>
【R·原文片段】
P79 调整每天的工作节奏
•人们不需要成为实习医师或者经历超长时间的工作才能体会到疲倦,感受到精力不足对专注力和行为表现的影响。我们在晚间经历多次睡眠循环,白天里精力的潜能也在不断变化。精力的波动与次昼夜节律息息相关,生理信号以90-120分钟为周期。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无视自然的节奏,直到大脑再也无法理解那些信号的含义。生活每天对人们的要求都很高,需要消耗大量体力,思维很容易忽略身体传来的微妙的恢复信号。
•一旦缺少主观干预,精力储备会在一天内数次降低,下午3点或4点是次昼夜和昼夜节律的最低点。日本睡眠研究员让洋一和小林利纪将它命名为“极限点”,即一天中最疲倦的时刻。中午、下午的事故易发率远远高于白天其他的时间点。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文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主动重拾午后的小憩,而这种片刻小憩在当今全天候的世界已经越来越罕见了。
•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对抗疲劳的实验中发现,小睡40分钟效能可提高34%,并达到完全的清醒。哈佛大学研究员也发现,参加多项任务的受试者精力可能会降低50%,而只需午睡1个小时就能重新达到效能顶峰。世界很多领导人物都清楚地了解小憩的重要价值,其中就包括温斯顿·丘吉尔:
•你必须在午餐和晚餐之间抽空睡一会儿,别无他法。脱下衣服躺在床上,这就是我的习惯。不要认为自己在白天睡一会儿就会耽误工作,这是毫无想象力的人才有的愚蠢想法。你总会收获更多。你能把一天当作两天用至少是一天半,我敢肯定。战争开始后,我也必须保证白天的休息。只有这样,我才能完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虽然日间休息对于大多数职场人过于奢侈,但短暂休息确实利于长时间保持精力。我们发现,白天能真正休息片刻的人晚间的精力也仍旧高涨。
练习要求:
•对于了解RIA便签法的小伙伴:
•请使用分别写出I便签、A1便签和A2便签
•I便签——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知识:
•A1便签——联系我过去的相关经验
•A2便签——今后的规划与应用
•对于不了解RIA便签法的小伙伴:
•请使用你自己的话,把前面的原文内容重述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