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内容已经快三年了,做付费内容也有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中我和我的团队经历了内容创业的兴起,也搭上了知识付费这趟车。如今知识付费这个词也被喊了一年有余了,现在我就站在一个从业者的角度和你聊聊我眼中的知识付费的裸体到底是个啥样。
先来说说为什么知识付费会火,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三点:
一、知识领域的基建水平完善
以前如果你说你想靠内容赚钱,先要有个刊号,然后再把内容搬运到纸上,做成书、报纸或杂志来售卖。而现在知识散布在各种媒介上,喜马拉雅、优酷、秒拍、分答、知乎、公众号等不同形式的平台让你可以把知识变成图文、音频或视频留存下来。同时微信支付、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和平台完美的结合,让你把“这次钱包忘家里了”的理由都说不出来就买单了,决策成本都跟着往下刷刷的降。
二、当下年轻人整体的认知焦虑
以前没觉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多重要,而现在好像每天不学点什么新知识,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油然而生。曾经有个大佬跟我讲,财富上的差距被拉开还好说,认知上的差距一旦被拉开后基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就好比北漂一族每年回家过春节,发现和老家的同学好像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话可谈。
三、自媒体变现
在知识付费兴起前,谈到自媒体如何赚钱,好像只有广告和内容电商,都是基于流量的变现方式。而这个行当属于头部资源统治一切的行业,广告主基本都被头部所瓜分,是一个上面歌舞升平,下面民不聊生的生态环境。但知识付费给自媒体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不需要大流量也可以赚到钱,因此内容创业正在发生质变。
以上三点是成就知识付费兴起的主要原因,可我看到的却是知识付费将会发生的一次可预见的瓶颈期,原因同样是三点:
一、付费内容=注水猪肉
因为我是一个从业者,因为我购买了大量的知识付费产品,从内容上来说值得购买的产品真的少之又少。现在只要是在某一领域小有名气,即使没什么真才实学,从知乎找些高价值的内容自己洗遍稿就成了新的付费产品,然后卖出去再给群众们洗脑。就好像连锁加盟行业一样,有的品牌是为了做实实在在的品牌,而有的人就是想赚点加盟费,大家出发点不一样,内容就势必参差不齐,毕竟这是一个赚快钱的窗口期。
二、平台战略
拿音频来举例子,目前的音频付费产品还是一个头部资源赚大钱,腰部资源赚小钱。有知识、没资源不赚钱的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平台的战略是你站外帮我带多少流量,我站内给你补多少流量。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是什么微博、微信大号,不能从站外导流到你的付费产品里,那么站内你的内容再好也不会有多少人看到,因为平台根本不会给你推荐的机会。
三、用户觉醒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购买了3种以上付费产品的朋友,那么我只有一个问题,你达到了预想的提高吗?是不是听了那么多牛逼人的课,依旧不知道我该怎么变得牛逼?其实这就对了,因为目前的大部分付费内容解决的是认知四象限中的后两部分,即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说这些内容仅仅是告诉你原来还可以这样,让你从不知到知道,但从“知道”进阶到“精通”靠的不是几十分钟的音频课程,而是完整的深度学习的课程体系。所以我购买的一些付费产品更多的是给我一些启发与借鉴。从目前所有付费内容的打开率也可以看出来用户觉醒的越来越多,打开率也就越来越低。
可以说因为有了知识付费,内容创业进入了下半场。原来泛娱乐化的内容做不了付费内容,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垂直有深度的内容。而知识付费的下半场该怎么玩呢。
目前知识付费还是一个劣币驱除良币的阶段
,看看现在的付费音频产品就可以知道。
拿我同事买的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付费课程为例,这个节目每天灌输大量的鸡汤,其核心大意是我现在有多成功,我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我的时间管理相当给力,你特么要能喝下我这碗鸡汤,保证你会和我一样成功。如果你觉得你还是没我成功也不重要,再买我的咖啡和效率手册,保证让你成功如我。大家可以看下知乎的评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461010(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但平台因为这个主播可以站外引流,因此一次又一次的banner大图伺候着。我只想说,真正平台的危机会出现在第一年节目会员到期后,用户复购将面临重大的信任危机,毕竟大家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内容垃圾带来的时间成本。而真正用心在做内容的人因为没有站外引流的能力,做了一年的付费内容还没赚到钱,第二年我想他应该不会再继续产出价值和平台合作了吧。
所以我有几个建议给三类朋友,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多少改变一下这个行业,让内容创业走得更稳更久。
对于内容平台的朋友:我希望大家不要本着开超市的思路去经营平台,知识型产品追求的不是大而全,而是有料、用得上。既然叫自己是知识型电商,那就该学学人家做电商的那帮人,用户评论、完播率、收听量、订阅量才是衡量节目好坏的标准,不是站外能带多少流量决定站内推不推荐。我特么要是搞来流量,录点放屁声你们也给推荐呢?赚快钱的不要想着做平台,做平台的我建议也别老想着赚快钱。
对于生产内容的朋友:我希望大家真的脚踏实地、本本分分的做内容。都说做内容的人有商业洁癖,没商业头脑,不好意思收钱。我只想说那是以前,不怕你耍流氓,就怕耍完流氓还装逼。我特么这两年见到太多伪知识学者自费出本书,然后天天出去装逼骗人的。你们特么就不怕哪天被人家当场揭穿piapia打脸是么。
对于知识消费者:我想说的是你们真的不要希望可以通过99元就可以改变人生,知识产品最大的价值是让你从原来的知识空白变得和别人有点谈资、让你可以找到你需要深度学习的那扇门,这特么不是点读机,哪里不行点哪里。大部分付费产品对你最大的帮助是告诉你,你到底该学什么,至于怎么学,那是教育培训机构的责任。所以千万不要预期过高,也不要想通过买知识达到自己的心安。
说了这么多关于知识付费的话题,其实我仅仅是作为一名从业者,希望这个行业不被某些人给毁了。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红利期、泡沫期和稳定期。而对于知识付费领域能否可持续发展靠的是平台、内容生产者不断的优化内容和机制,让良币驱除劣币。同时用户也要给这个刚刚形成的市场更多的包容与理解。
真正的付费内容应该是给用户提供稀缺性的内容,这个稀缺性的内容才是价值的体现。拿我最近做的一款小产品来举例子,我前不久做了一个私密的小圈子,每天向这个圈子里发布一些最新的行业趋势报告,其实这些报告哪里都能下载。而我提供的价值是从成千上万份报告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最值得关注的300份,我们的价值是我们通过每天的拆解和30次的分享帮你找到报告中的商机。所以同样是在一个小密圈app中,有人一年承诺给用户最少1000份报告,卖88/年。而我们卖299依旧不断有人下单。为什么,这就是大家所提供的内容价值不同导致的溢价不同。
因此我最后要说,如果你觉得你做的事情不愧对良心,那就让内容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让用户看到价值,也别不好意思为价值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