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没有朋友和我一样,刚进入大学时,怀着一份憧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感,在社团组织里都特别积极。随着时间磨合,渐渐明白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区别,开始不再积极,但是仍然希望被重视。每天守着没有消息的手机发呆,一直渴望着红点的出现。心里总是在想,为什么还没有人找我呢?越是这样,孤独感便越强烈,情绪便越低落,每天怀着一点淡淡的忧伤沉沦下去,而不去努力。
大一上学期的我就是这样,总是喜欢盯着手机看有没有消息,每次满怀期待,结果都大失所望地关掉屏幕。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早已身心俱疲,不再具有当初的懵懂与活力。
有时,我突然想起,既然现实生活中我没什么大的作用,那么可不可以留下一些作品让自己各个阶段的思想都保存下来呢?带着这个想法,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简书,继续编辑上次没有写完的文章,结果发现除了题目外什么也没留下来,我羞耻地开始下笔码字,却发现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写不了。这是多么的荒唐可笑啊!
从今天开始,我不再记录每天三点一线的吃饭拉屎的生活方式,而是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自己的感受。
1.满怀期待,现实却很骨感
我总是满怀期待地以为消息列表里会出现找我的信息,但每次都是失望而返,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我们在别人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值一提,只是自己过于自恋而已……
今天越是激动,明天越会期待会有人和今天一样找自己,结果往往和之前一样消息列表里空空如也,这种强烈的落差反而让自己难受。
2.无法忍受孤独
就我个人而言,有时候啊,心魔真的掌握了我的内心,我无法挣脱,只能任由他翻江倒海般的控制我的情绪。
时间久了,我也觉得这样没意思了,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没留下。
喜欢她又不敢去表白,动不动给自己找理由,还总是让室友承担你的“忧伤”,让人家姑娘家的主动找你;参加任何活动都希望有一个人带躺,想不努力就得奖;去吃饭、学习也要约着一起,否则会无法自控;考试时也会问问别人学习进度,还怕别人说实话让自己难堪……所有的耐不住孤独,都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任。
3.大学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大学生活有的人过得自在充实、缤纷多彩,也有人过得浑浑噩噩、度日如年。
其实,无论怎样,我们既然来到了一个地方,与其每天因为孤独而沉沦沮丧,倒不如尝试着打开心境,拥抱自由。你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它们虽不能尽如你意,但是多年以后再次回想起来,就会发现那些是多么美好……
忍受孤独,并不是一种煎熬,我反到将它看作是一种磨练。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孤独的,你可能只为自己难以忍受这种清贫而苦恼,但是你知道吗?这个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做自己的时候。
为何现在成年人都喜欢在下班后独自一人待在车里半个小时再回家呢?在我看来,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才能回归自我。一旦踏出车门,他们就要在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的言语行动,都会受外界束缚。在车里,他们可能会哭,可能暴躁,也可能暗自神伤。正如大学生一样,我们会在其他人的世界里以别人的眼光而活,但这本身就失去了真实。
一群人在狂欢,我仍然感到孤独,因为我并不觉得这样就活的很充实。
一个人的世界里,我反到能干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会对着镜子夸赞自己那平庸的相貌,会想象着未来的女朋友长什么样子,会做一份周末出行规划,会上大众点评刷刷美食,会逛逛淘宝为自己搭配一套衣服,也会多多看些别人不喜欢或者不屑于看的书,说不定在书中还能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
总之,孤独让我享受,使我自由。
在孤独的时候,与其荒废了大好年华,倒不如多看看书,多走走,多听听音乐,多学习,多更新文章,大学时光已是圆满……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孤独才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最后用《无问西东》里的一段话作总结: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