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学习,为什么家人非逼我考大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年轻朋友问我,是不是考上大学以后就不用再学习了?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而我们最常提到的学习,通常是最狭隘的,既是在学校期间上课时所接受的教育,家长们最关心的也是孩子的学习怎么样,这里的学习也仅指子女在校期间考试的分数情况,当孩子考上了大学,直至毕业以后,和学习这个词似乎也不再搭边了,似乎在接下来的人生可以不需要在学习了,在得知以后不必再这样痛苦了,很多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样的学习痛苦吗,当然,很多学生诅咒发誓以后再不想看这些教材,考试后烧书、撕书(教科书)的也大有人在。但大多数人没有办法改变,只能默默接受并为之付出努力。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还有比高考更加公平的竞争了吗?恐怕没有了,千百年来,科举制度使那么多寒门子弟走到士大夫阶层,给他们机会指点江山,可以在博弈中规划建设着国家。如果你没有出类拔萃的一技之长可以脱颖而出,那么参加这种考试其实是首选,它给了你几乎让你和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子弟在同一平台公平竞技(已经是很难得的相对公平了)。只要你够聪明或者够努力,在这几年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情,结果总不应该太差。

撕书场面—我国教育奇观

不同家庭对待孩子考试的态度完全不同,富贵人家的孩子即使落榜也会被送到国外或者以其他的方式体面的生活着,而在更多的普通家庭里,这是头等的大事,家人要前前后后准备好几年,几代人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什么梦想?出人头地,改变家族的命运,种种在自己身上没能实现的一个个愿景,其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一个人而是举全家之力在拼搏,为的是孩子以后能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然后安安稳稳地过好这一生,在父母眼中这是最要紧的事了。

孩子从小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被灌输各种应该被灌输的内容,让他们去记、去背,逐一掌握,做大量的练习题,熟悉应试的技巧,因为他们要和成千上万人一起通过高考这条独木桥,而且不能被挤下去,没能通过意味着落榜,如果实在是没有桥可以走,那要么复读,要么换一条路,其实条条大道通罗马,这话一点不假。不管古今中外,被拒之门外的大有人在,而其中不乏有另辟蹊径成为行业精英甚至时代引导者。

当子女进入了大学的校门,许多父母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完事了。而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还没有读过青春期,被应试备考的几年里好像憋了许久,已进入大学简直放马飞奔,在这里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时间,上课只是点名喊到,不去或者用其他办法都可以蒙混过关,考试只要临时抱佛脚就能通过。

令人向往的大学生活

在这里度过四到五年荒诞或充实,虚度光阴或有所收获,要看每个人的选择,他对时间的态度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

其实学习何止是校园里的上课、考试,社会大舞台所有形形色色的境遇都是人生后半段的教师和课堂,那些在你生命中给你教训或者予你帮助的人都是你所遇到的老师,区别是从此以后不再会有标准答案,你的分数也不在写在纸上,而是融入了你的经历中,没有人告诉你下次考试会是在什么时候,你也不知道不及格将会意味着什么,没时间准备也没有考试范围,无法作弊,也不分必答和选答。

经过了多年的教育,也许很多知识长时间没有回顾都已经忘得精光,但要记得你学会的是自己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冷静分析判断,然后寻找渠道自己学习并掌握直至精通,将是未来人生中的必修课。不管怎样,即使目前不尽如人意,一觉到天亮,第二天早上又是新的开始,之前的阅历积累可以让你在日后的挑战中不再那么紧张不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来到上海快三个月了,现在工作上也转正了,工作时间大大减少。由于工作性质,上班时间只有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所以,我的生...
    竟然阅读 1,846评论 6 0
  • 无效努力,这听起来是多么令人失望的一句话呀。当我们开始被朋友圈、公众号油腻的心灵鸡汤灌得反胃时,当...
    MaryCai梦婷阅读 4,494评论 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