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读书。
对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上学的时候的苦差事,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读书是为了考试。
寒窗苦读12年,高考一朝出结果,之后,试卷与书本齐飞,从此,读书数量如断崖般下降。
然吾生有崖,而知无涯,经书浩瀚,上下求索由有不得;世事纷扰,唯读破万卷方可洞悉本质。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在我看来,读书有三个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个境界有关于见识。
读书可以增长一个人的见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生太过于短暂,我们能够经历的事情太少,唯有读书,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给自己的人生创造一种可能性。
你可以不会魔法,但只要读过《哈利波特》,就可以在绚丽的魔法世界里面遨游;
你可以不会武功,但只要阅过金庸,就能在潇洒的武侠世界里驰骋;
读书多了,胸襟自然宽广,凡事都能看开。晓得天大地大,四处皆可为家。
读书多了,你会拥有一种智能上的谦逊。知道自己不过凡夫众生,不知不懂太多。
正如曾国藩所说:士人读书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个境界有关于方法论。读书可以可以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读书可以让你成为一个理性的人,读书可以构建多元化的思考模型,帮你正确的认识、看待世界并且解决问题。
学会了物理,你就知道世界虽大却都由基本物理法则支配;
学会了法律,你就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学会了哲学,你就知道如何在互相矛盾的世界中找到自洽。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通过读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才是聪明人读书的方法。
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个境界有关于乐趣。读书本无目的,读书应该始于乐趣而终于乐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闲来无事,拿起一本好书仔细咀嚼。任由思绪飘散,注意力高度集中,多巴胺大量分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红尘中炼心,书海间遨游,实在是一种最高级的享受。
读书,就是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在只言片语里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
当你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能否感受到杜甫当年那种那种凄凉与痛苦?
当你读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能否体会王勃的怀才不遇?
读书之乐,如饮美酒,如见老友,点滴滋味,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怎不让人魂牵梦绕?
曾听过一句话:你气质里边藏着你所读过的书,你所走过的路,和你所爱过的人。
读书不是昂贵的香水,却能让你变成灵魂有香气的人;读书不是华丽的衣裳,但是却能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
查理·芒格说:在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中,没有一个不是坚持阅读的人。
读书就是最廉价的高贵。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锻炼,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这条路一定是自我成长的路。
这条路充满艰辛,但须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之所向,一苇渡江。
这条路十分孤单,但只要坚持,你终究会到达人性的深处的“诗意栖息地”。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在大地,藏著你见所未见的美景。
那里,有关读书,无关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