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7年,后周显德四年。此时,还是早春,天气依然寒冷彻骨。寿州城,淮南重镇,是一个险要关口。对南唐来说,寿州进可攻,退亦可守,它屏藩南唐北部重要性毋庸置疑。
刘仁赡,则是南唐镇守寿州城的大将,是南唐为数不多的几个名将之一。自去年春,周主柴荣亲统大军,来犯南唐。淮北多州相继被周军攻占,唯独寿州城在刘仁赡的统率下,将士百姓一心,死守城池。连英明神武的周世宗柴荣,骁勇善战的赵匡胤也奈他不何。于是在班师回朝之际,诏命李重进围寿州城,相机攻取。
手下来报,说边镐,许文缜和李重进交战失败了,边、许二将镇守的营寨也被破了。刘仁赡闻听这个消息是气得不轻,他既感到愤怒又忧虑。于是,上书给齐王李景达,请齐王让边镐来守寿州城,干脆自己督率各军去和李重进决一死战算了。
偏偏齐王李景达,又回复书信拒绝了他。刘仁赡因此心里面是又懊恼又忧虑又苦闷,加上在这之前,刘仁赡呢已经苦苦死守寿州城一年多,也就是被后周大将李重进率兵包围了一年多。城里呢士兵们吃的粮食,马匹吃的草料都已经快用完了,马上就要顶不住了。刘仁赡和寿州城里的将士老百姓们,眼巴巴的盼望着援兵来救,这盼了一年,也催了一年,终于等来了援兵。他是怎么也想不到,边、许两位将军这么不经打。要知道,来救援的兵马可比围城兵马多几倍啊,如果里应外合,是很有可能把李重进和他的兵马包饺子,一举歼灭围城的周军,保住南唐在淮南的险要之地的。
可是,现在希望破灭了。李重进趁着南唐来救援的应援使许文缜、都军使边镐、团练使朱元等自恃兵多,毫不在意,守寨又不严密的傲骄时机。一个寒冷的夜晚,李重进召集部下,乘着夜半肃杀的冷风,踩踏着草石间冰冷的夜霜,悄悄的潜往敌寨准备夜袭。一切就绪,估摸着寨内兵士都已睡着了,一声令下,士兵们身披锐甲,手执利刃,带着长期积压的怨恨之气一举杀入寨内,大破之。刘仁赡此时种种情势危急的压迫下,所提建议又不被采纳,他彻底的病倒了,渐渐地连床都起不来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刘仁赡疼爱的小儿子刘崇谏,他思前想后,觉得父亲病成这个样子,恐怕是不行了。他呢也担心因父亲病危,城池是必然守不住了,不如偷偷溜岀去向后周军请降,这样还可以保全整个刘氏家族老小。想好后,刘崇谏就趁着夜色出城去了,撑着小船准备划到对岸淮北,因为周军驻扎在那里。可是不巧,偏偏又被一个小军官给发现拦住了,不让走,抓起来送到城里。
刘仁赡此刻还躺在床上养病,突然见有军士捆绑他的小儿子来见他。还没等他问话,军士就把情况汇报了。刘仁赡亲自问自己的儿子,出城去有何用意啊?没想到,小儿子把自己想投降周军的计划,像倒豆子一样一五一十的说了。刘仁赡听后,那是怒不可遏!说道:“生为唐臣,死为唐鬼,你怎么可以违背舍弃君王、父亲,私自出城投降敌人呢!左右侍从快给我斩杀了他来报我!”
刘仁赡左右亲军侍卫不敢违抗他的军令,只好将刘崇谏捆绑了,带出去到校场杀头。此时,监军使周廷构在外看到了,连忙叫到:“刀下留人!”止住了军士正要砍下去的刀,独自飞快跑去,想解救刘崇谏。可是,他还是迟了一步,刘仁赡已经命令士兵将中门关起来了,就是不让周廷构进去。五代十国期间,监军是军队里面常设的官职,一般由宦官担任。一般也是由皇帝任命,权力和统军将领差不大。刘仁赡这样做,就是怕周廷构利用职权阻止他杀掉自己的小儿子。
果然,在阻止周延构入内后,刘仁赡又派人向他传话:“我这个叛逆之子犯了法,理应腰斩,如果有谁为逆子说情,那么将一同受罪!”周廷构听到这话,又是大哭又是大声呼喊着,估计也是劝说不要杀之类的话。他就这样哭着喊着好一会,可是并没有人来给他开门请他进去。于是,他又慌慌张张赶忙派人,向刘仁赡的夫人薛氏求救。他想,你儿子快要被他老子杀了,你这个做亲娘的能不救吗?
不想,薛夫人的回话让周延构大跌眼镜。薛夫人局促不安又很是悲痛的对来人说:“崇谏是我最小的儿子,我又怎么忍心置他于死地?但是他既然违犯了军令,他的罪责实在难以容忍,军中军法不可以因他而破,他身为唐臣不可投降敌国毁坏气节。要是这样饶恕一个崇谏,那么我刘氏一门忠孝,到此算是声名丧尽,一点颜面都没有了。我们又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将士们呢。”薛夫人一番话,表明了她与丈夫同心同志,他们夫妇如此深明大义,如此大义灭亲,我纵观古今历史实在是罕有所闻。
薛夫人话刚说完,更是派遣小吏去催促刘仁赡速速斩杀掉小儿。刘仁赡夫妇忍着丧子的悲痛,又着手为自己斩杀掉的小儿子举办丧事。城中百姓,守城将士们无不为此而感念哭泣流泪,说刘仁赡军令如山,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疪护,死守寿州城的信念更加坚定。就连李重进得知了这个消息,也感动叹服。遂有了撤兵退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