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我不是药神》,朋友圈引发了大讨论,口碑甚至堪比《辩护人》与《熔炉》,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孤勇,全片持续在线的演技,涉入话题的的社会意义,以及对于药企研发与市场定价的大讨论,无疑让这部片子成为了暑期档最大的赢家。换而言之,当作品本身的观后成为大家竞相讨论的话题时,无论争议与否,它已经成功了,这就像是电影行业的“静销力”,作品产生一级传播内容,观看者生产并传播二级内容,关注越多,排片越多,排片越多,关注越多,双边网络效应随之形成。
关于这部片子的以点带面的立意和高度,笔者不再赘述,朋友圈和豆瓣中已深入人心,笔者想聊一聊的是片子中丰富的对比手法的应用,处处埋下伏笔,却又处处画龙点睛,对比之多,令人印象深刻,笔者将这种对比称之为“重复且变化。”
全片来说,片子本身的结构就是一部对比手法的应用,如果需要划分,笔者愿意把切分点放在吕受益的妻子来找程勇的那一刻。前半部分讲生存和生活,后半部分讲生命和生死,前面塑造恶,后面塑造善,前面是“life is money”,后面是“money is life”,前面是小,后面是大,方寸的对比,一览人间百态。
出于对演技的个人喜好,笔者先从王传君扮演的吕受益讲起。
一.吕受益的那些伏笔。
1.吕受益的橘子,前后出现了三次,三处都有程勇,场景却完全不同,第一次神油店见面,下半场医院探望,去世后黄毛在楼梯吃橘子,“吃个橘子吧”是吕受益的生前口头语,但却是在死之后才出现了橘子被吃的镜头,两次伏笔的埋设,带来的正是最后一刻程勇睹物思人的变化,对程勇的触动,定是深刻的。
2.吕受益的妻子跟程勇的会面一共五次,虽然都是会面,每一次心境却截然不同。第一次家中聚会将荤菜转向程勇,倒满酒杯敬酒,满满的都是尊重和谢意,第二次厂子门口跪下哀求,第三次医院平静的与程勇在门口听见丈夫的疼痛声(程勇的揪心刚好跟她平静地心态形成了对比,因为对于她而言已成家常便饭),第四次哀莫大于心死的在家中拒绝金钱的安慰,说出那句你走吧,第五次在出庭和送行的镜头中一闪而过。对于她而言,丈夫的生命就是他的希望,丈夫的变化,搅动着她对程勇的态度变化,从发自内心的尊重感激到寄希望于程勇,再到无助的绝望,最后到出庭理解。普通人的家庭缩影一览无余,在妻子眼里,丈夫就是天,而在丈夫眼里,孩子就是希望。
3.吕受益曾说,妻子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发现自己得了病,一直想死,但是看见孩子的那一瞬间,就不想死了,但是第二次出现孩子的镜头,却是他在医院自杀前,从希望到希望破灭,5秒的镜头拍出了无比的煎熬,倘若没有上一次家中聚会的回忆孩子的伏笔,煎熬的心理,恐难描述和凸显。
4.吕受益的口罩,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在程勇面前出现的口罩,很有意思,重复多次且次次留下伏笔,第一次贡献笑料,三层口罩像是俄罗斯套娃一般慢慢摘掉,第二次医院的病友群主会面主动摘掉口罩带头信任,第三次程勇不再卖药合起口罩在雨中离开,第四次在吕受益家门口病人们带着口罩目送他离开,第五次在大街的人群的想象中出现摘掉口罩与黄毛站在一起。在普通人的眼里,口罩的意义在于过滤空气,但对于他们而言,口罩的含义与其说是防御病毒,更不如说是安全感和信任感,一张一合,心门便是一开一关。
5.聚会的对比。程勇一共跟几位主人公聚会两次,一次是庆祝,一次是告别,前者是后者的伏笔,后者却是前者的升华。当吕受益大声的说道“勇哥,酒喝大了吧”迎来了一声“滚”,瞬间从笑到哭的变化,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令人惊叹。黄毛抢掉吕受益的药瓶不敢还手埋下伏笔塑造其性格软弱,彼时离开的无声与泪水让人不禁动容。
二、程勇的细节折射。
1.程勇的两次去印度,是本片最大的重复且变化。第一次为赚钱,第二次是为救命,两次印度之行截然不同的心态,起因,结果,带动了剧情的完整升华,印度老板的态度三次变化从怀疑到信任再到零售回购支持,神像的两次出现带来自我救赎的渲染,上海的高楼大厦下的健康村里的老人与印度的破败的球场中的孩子踢球的场景对比,5000,10000,20000,500的格列宁价格,大量的细节刻画着程勇两次印度之行的心境变化。前半段life is money,后半段是money is life,从无知到图财,从图财到恐惧,从恐惧到战胜恐惧,明知山有虎的孤勇,跃然荧幕之上。
2.程勇的父亲和孩子、与曹斌的互动伏笔也很多。父亲从养老院喂饭到患病跌倒病房,再到要求孙子不去美国,孩子从要钱买球鞋,到不想去国外,最后被程勇送去机场,前小舅子曹斌第一次见到主人公,想要打人却被拦住,但是第二次拦架场景却出现在了医院,只不过变成了程勇被拦住,而曹斌在墙边。曹斌两次邀约程勇有空喝一杯,一次在机场,一次在出狱后,意图相同,心态却早已变化。这三个人与程勇的互动对比,无一不从侧面推动了程勇的变化,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3.程勇与白血病人的正面会面一共四次。第一次病友群主见面,第二次吕受益去世门口见到病友,第三次重新召集大家宣布卖药,第四次是在自己被抓时想保护病人等人走远而后又见被抓的无奈,第四次是在大街上的告别。口罩从摘掉到带上,再到告别时的摘掉,大家就像是制造了一个特殊的仪式,表达内心的尊重和谢意。但是这里本来该有最后一个画面,那就是三年后出狱时,病人并未出现。那面壮阳药店收下的锦旗“”仁心妙手普众生,徒留人间万古名。”似乎早就昭示了程勇的命运,为他的轨迹埋下了本片最大的衣蛾伏笔,笑中看完,泪中回味。
4.“外省卖不卖?”,是另一句前后对比的强化。程勇从刚一开始只卖上海病友群,到后来吕受益死后决心帮助大家,只卖原来的病人,再到后来顶着风险贴钱打破外省的口子,心理防线和底线在不断降低,“就当还他们的”,暗示出程勇明知结局的勇敢,像是匹夫之勇,也像是做足了心理准备的决定,倘若没有前半部分的控风险的渲染,恐怕这里的勇敢,也难衬托。
三、思慧的暗线对比。
1.思慧在片中印象最深的镜头,恐怕是在上班的地方找回那一丝尊严的泪水,起哄最大最开心,泪水最多最心酸,隐忍而要强,内心柔软却又充满悲愤。但其实她还有一个掉泪的镜头,那就是从本省到外省QQ群发出邀请时看到回应时的掉下的眼泪,第一次是被尊重,第二次则是希望的反馈,除了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希望,还能触及到外省及全国,像极了马斯洛需求的层次中尊重与自我价值实现,而在这之前,她的生命可能还停留在安全和生存的层次上。
2.思慧的女儿的前后对比。思慧女儿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房中看到即将脱光的程勇,一次是在片尾大街上妈妈的怀抱里,第一次无比淡定,第二次却微微一笑,孩子的带着退烧贴的淡定可能来自于司空见惯,但是第二次的微笑却是最真实的感情流露,一冰一热,一平一笑,藏住了家庭艰难的成长环境,也流露了最真实的感激之情。
3.“不用了勇哥”,“别吵着孩子”,是两句有趣的暗线因果对比,思慧拒绝程勇送其回家, 然后瞬间秒懂同意,其实隐藏着是以前别人送其回家的经历对比,当程勇说出“别吵着孩子”,思慧第一反应是嫌孩子吵就去楼下小宾馆,当他理解程勇真正是怕吵着孩子离开时,脸上才漏出了一丝微笑。出租车、孩子睡觉、孩子的神情,满满的都是伏笔,只不过有的伏笔往后,这里的伏笔往前。
四、黄毛、刘牧师与其他。
1.黄毛的对比塑造中,峰值在那句“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是”,“以前是”。一句以前,打开了程勇的心结,也对比出了黄毛的角色唯一变化,那就是从以利他为量尺。从“你是为了钱”,到摔杯扎破手离开,到屠宰场拒绝程勇,再到主动来帮程勇搬箱,一路变化无非看不起和看得起六个字,看得起则生死相拼,看不起则摔杯而走,嬉笑怒骂,善良本性暴露无遗。
2.黄毛的家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在程勇抓住其还药时在屋子里看到的照片,第二次在程勇跟他谈心劝其回家看看时的抵触(认为家人觉得自己早死了),第三次是在黄毛死后程勇在家中再次看到的照片,这里的伏笔非常之强烈在于。跟吕受益类似,人死之前心底里是坚强而刚毅的,慢慢开始柔软,正当剃头买票想要回家时,人却没了,对比之下的悲凉最让人心酸,颇有树欲静而风不止之场景。
3.黄毛想要开车而不得,最后却为保护程勇主动开车意外死亡,保安第一次见到格列宁和第二次举报,在夕阳下学狗叫,和程勇去家中看望出现的小白狗,车票与剃头,几乎处处都是伏笔。黄毛的口哨声(口技声),两次都是挑衅,第一次是挑衅吕受益,第二次是挑衅警察,但是因和果却截然不同。20岁的他也许他也知道自己的结局,但是依然保护程勇,其忠诚和义气,早已超越了生死之外。
4.张长林像是一个临终觉醒的反派,盗亦有道的盗贼。前半部分卖假药骗人,嘴脸丑陋只图钱财,但是作者却早已在程勇的告别宴中埋下了伏笔,“他卖的只是“福尔马通+面粉”,吃不死人的”,到结局听说程勇不赚钱,告诉他“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最后嬉笑地担下了所有的罪责,他的良知一直都在,只是被程勇唤醒了而已。
5.刘牧师的伏笔,埋在与印度格列宁的几次通话和宗教信仰错位之中,几次通话为程勇的决策带来了情节的铺垫,也为情节的变化带来了无数笑点。“愿主保佑你”,“阿门”,“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印度湿婆与迦梨女神”,这让笔者想起了《我滴个神啊》中的情节,不同宗教错位的对话贡献了全场四分之一的笑料,但是也鲜明的反衬着现实,在命运面前,真正的穷就是病,真正的神只是药而已。
6.片中还有一个镜头,一个老奶奶平静的跟曹斌诉说“谁家还没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么”。但是催人泪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格列宁公司门口的愤怒,到摘下口罩怕感染细菌的咳嗽,再到吕受益死后的无奈的排队,再到老奶奶跟病友宣扬便宜药带来的希望,所有的镜头都在为此刻伏笔,绝境之下的平静诉说,超过了哭天抢地的声嘶力竭,也得益于作者对前半部分的处处铺垫。
笔者不评价格列宁背后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机制,药物并无善恶,善恶只有药的干系人人之间的起心动念而已。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站着把钱赚了的电影,既迎合市场需求,也通过了电影审查,笔者想说的是,它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的层层递进,扎心不已,印象深刻,来自于细节中的一次次伏笔,更来自于对故事细节的观察。
跟营销一样,我们大脑中能记住的信息一般可以概括为与己相关的反差信息,伏笔便是建立相关性和建立连接,而变化则是制造反差,反差越大,印象也就越深。
换而言之,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处处是伏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