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考上北大的农家女王心仪“关于自我、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刷屏了,读完那些流畅自如、饱含感情、才思敏捷的文字,感叹其才华的同时,也引起了对以前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今生活的反思。
一、四十年前的生活场景
记得读小学、中学时,那时住在一个有十几户居民混居的狭长的大杂院里,在院子的最尾部,只有一个不分男女的旱厕,脏臭不说,每次上厕所时,还要在外面喊一声:有人么?到了夏天酷暑时,傍晚就拿着草席睡到外面的大街上;只有到了过年,才有新衣服穿、有饺子吃、有鞭炮放;记得有一年过年,为了买到凭票供应的带鱼,冰天雪地里凌晨二、三点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去国营菜场排队……那个年代,物质极为匮乏,要吃的,没吃的,连青菜都要抢;要穿的,没穿的,常常都要穿带布丁的衣服;要住的,没住的,更不要奢望房间带着厨房洗手间。
至到九十年代初,所在单位只有一辆国产的吉普车,冬天还经常打不着火。
这还是在大城市的生活,有单位的双职工比居民要好一些,但差距也不是十分之大。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吃穿住行哪一样都极为简单和艰难,虽说不会象旧社会那样有时兵荒马乱,就会家破人亡,但也是有大量的人在熬日子,有句俗语就说,好多家的大人都很怕过年,过年就像过关一样。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或者没有听说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可能感觉就象听天书一样。
二、当今生活的反思
如果和富豪的生活相比较,现在我们都可以算是穷人,香港的一个富豪,做一条爱马仕的裤子都要26万,而且是不仅仅只做一条,因为他是千亿富豪。和自己的过去相比,我们有自己宽敞的住房、不止一套,有私家车,不止一辆,加上社会的进步,共享资源的广泛推进,虽然不能随心所欲,但衣食住行绝对无忧。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生活不满意。形态诸多,不再一一道来。只想谈谈自己。
(一)说好听一点,叫知足常乐,说得不好听,叫未富先娇,只知享受,不思进取。人不但是欲望无穷的动物,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动物,把过去艰难的日子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常常忘记初心,小富即安,过起了庸碌的日子,看到比自己努力、比自己好的人,心里又酸酸的。
(二)生活在幻想之中,想努力、想立志,可三分钟的热度又被打回了原形。贫穷好象只是一个过去式,又是一个必然,稍有一点点好日子,就会完全忘记过去,局限于当下稍纵即逝的小满足之中,沉浸于眼前的小快乐之下。静下心来,又会觉得日子很单调,又会羡慕别人丰富多彩的好生活。
更好的生活,也许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憧憬未来,需要有长远的打算和眼光,也许是不忘过去的珍惜当下,重新审视艰难日子的点点滴滴,当作对比和激励,以此有一个更加有意思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