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中国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里面,最自由的画面大概就是雪夜访戴了吧,一个人大雪天的夜里,饮酒吟诗,突然想要见一个朋友,接着马上出发,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就这么走了一夜。结果天亮了,到了朋友家门口了,又突然掉头回去了。兴致勃勃的就来了,想法过去了就走了,见或不见已经不重要了。
少年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想去找同学玩,于是骑车飞奔,等到了他家的巷子口,突然又不想见面了,于是就掉头回家了。愚人节那天突然想要对一个小姑娘表白,于是凌晨发信息给人家,等到睡醒了以后,真真觉得自己疯了,毕竟其实跟人家也并没有很熟,至少没有现代人那种聊天聊不停的热络。
少年的心思是很单纯的,并没有什么约定的限制,也没有什么一定要见的执着,当真只是随兴而来,兴尽而归。其实很多时候人会突发心血来潮,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强烈的想要做一件事,等到念头过去了,也就不一定想要那个特定的结果,比如见面,比如恋爱。
一个人能不对他人造成碍难的,满足自己内心的念头,那就是自由。然而,光鲜亮丽的生活中,七情六欲如闪烁的霓虹灯多姿变幻,车水马龙的繁华里,他人的议论声甚嚣尘上,即便心里有话想说,一抬头愕然发现,面前的是一个个眉眼带着嘲讽的面孔。身不由己成了挂在嘴边的老生常谈,于是自由就成了最遥不可及的梦想。
魏晋风流让人赞叹,大抵便是雪夜访戴时行动上的自由,大声说出礼岂为吾辈所设时精神上的自由,这些追求现在都淹没在了,不停的加班和短促的小视频里面了。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期盼着能一直保有,少年时那纯粹的心灵,自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