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无疑是要掌握笔法,让笔走起来。走起来不是跳起来,也不是滑起来,更不是挪或者其他的什么动作。
学习书法,初步就是认识如何书写。说到如何书写,那么就有什么书体的问题?书体的选择,首先是用笔方法的选择。各种书体有自己承载的内容,各种书体也有相互作用,影响、传承、继承等笔法。比如说篆书的篆籀笔法、篆籀之气,隶书的绞转和捻管,行书小草的一搨直下,楷书的折法,大草的综合应用。以上这些是我们学习书法所得到的一些自我认识,这些认识就是我学习书法的一些注重点。
那么,学习书法总结一下,笔法上就是这么几点,一是学习篆籀笔法,让我们所能书写的五体都有篆籀之气。二学习笔法的丰富性。丰富性就是要有用笔上的对比变化,就要学习隶书中的绞转和捻管。这两种笔法不是主流书写笔法,但也是在书写中使用比较频繁的笔法,用来对比篆籀笔法、一搨直下的更丰富的笔法。也就是在用基本笔法书写中,需要用这些特殊的笔法去破他的笔法,从而产生更丰富的对比关系。
三是认识基本书写是要靠一搨直下和篆籀笔法来支撑,那么这两种笔法是什么关系,就值得我们学习、认识、研究。没有篆籀笔法,一搨直下的书写就会没有骨力,书写就会陷入软弱无骨,支撑不起自己的体重的现象。一个笔画中,有了一搨直下,笔画就生动飘逸。有了篆籀笔法,笔画就有力、有骨、有精神。所以说,篆籀笔法掌握之后,书法的书写就解决了非常大的比重。掌握了一搨直下笔法之后,书法的书写就解决了趣味、风格、性情等取向问题。这里还要说清楚的一点是,大字小字的书写问题,一搨直下应该是解决小字书写的一个方法。篆籀笔法是解决的不止是小字,更解决大字书写的一个方法。以往的论述都没有很清晰的论述,就像在邓石如之前,已经有了对疏密之法的实际应用,但只有在到了邓石如的时代,才有邓石如理性明确的提出来说疏密关系是解决书法最主要的对比关系!是解决书法对比关系的核心关系。其他所有的对比关系,都要服从于疏密关系。这是第三个内容。
四是楷书的折法,也是唐法,书法到了唐代最大的变化,是楷法的成熟。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折的广泛使用。也就最鲜明的区别于魏晋之法的书写方法。这个这个方法的使用,让书写的速度也就由快速书写变得慢了下来。把几乎近于‘油滑’的书写用折来破,来平衡。从而产生了新的对比。五关于大草的笔法,实际上大草的笔法就是把前面所有笔法加起来的综合应用。我对于大草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楷前大草,主要是张芝、王献之的大草,都以篆籀、隶法、绞、捻等圆转为主的书写方法。第二种就是楷后大草,以旭、素、明清大草为代表,加入大量的折法。在流畅的圆转书写中,有明确的静态折法来破,来平衡书写的方法。以上这些较初级的笔法认识就是我学习书法的一个总结和狭隘之见。如果这么思考是在一定范围内正确的。那么,学习书法初级阶段,可以选择篆隶入手,可以选择楷书入手,可以选择行草入手,但是必须明确一点,就是要学习篆籀笔法,篆籀笔法,不只是在篆书里头可以学到,在楷书、在行书、在草书中都可以学习得到,关键是注重到了没有,你一旦获得了篆籀之法之后,第二步就是要掌握占比不多,但和篆籀笔法同样重要的一搨直下,绞转、捻管还有折法。后面的这些书写方法,都必须在篆籀笔法的支撑之下。这些书写才显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