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定孩子早上“拖拉”?

(我是一名践行派亲子家长讲师,热衷儿童心理研究,也是一名4岁男孩的妈妈,期待与您交流,一起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的磨蹭问题,应该是跟不做作业并列的家长头号问题。

小骏也不例外,尤其是早上要上学了还在磨磨蹭蹭,我的火气真的是蹭蹭的往上窜,压都压不住。最可气的是,催啊吼啊根本没用,人家还是该干嘛干嘛,每当这个时候我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句话:皇上不急太监急。

其实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还是缺乏日程管理的技能。孩子定义事情的优先级跟家长不一样,比如早起上幼儿园这事,家长之所以着急其实是因为想到了上学迟到可能会受到老师批评、或者对孩子造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但你觉得孩子会想那么多吗?他们想到的是好困想再睡一会儿、我不想洗脸水太凉。双方认知的不同导致想法不同,想法不同最终导致了决定和行动不同。

另一个原因:家长一直催促孩子,会让孩子认为早上一系列事情是给谁做的?对,就是家长!是因为你催我我才不得不做的,这种没有形成内驱力而又不得不做的行动必定是拖延的!


所以,要解决问题就要从上面两个原因着手。首先,保证双方的认知也就是目的和步骤,以及轻重缓急要统一的认识;二是把事情还给孩子,家长不要替孩子包办,让孩子获得主导权和责任感,以及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


我的做法是:跟孩子一起制定下早上起床惯例表。

找一张大白纸,引导启发孩子想想早上起床应该做哪些事情,然后让孩子自己记在白纸上,如果孩子不会写字,可以采用画画或者家长帮忙给每个事项拍照,目的是让孩子认识清楚具体的事项。事项越详细效果越好。

然后,就每一项标注大概需要的时间。比如,早上8:30出门,计算每一项时间消耗后得出需要在7:45分起床。这个表是孩子自己得出来的,所以他们会更加愿意去尝试。

然后,把这张白纸找个显眼的地方贴好,方便能及时查看,也可以提到一个提醒的作用。

(我家现在执行还不错,当时的表已经被我扔掉了,没办法提供素材)

惯例表是正面管教中非常重要且有效的一个工具,但也有人反馈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部分:

第一:惯例表的作用是帮助孩子自我管理,不是为了控制孩子。家长们要有正确的认知,否则引起孩子的反感,很难执行下去;

第二:家长在这里提供的作用就是提醒:宝贝,按照日常惯例表,洗完脸要做什么来着?如果孩子说:不知道,那就带他到表前面看一下;

第三:不要期望一张表解决所有问题,孩子还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小骏当时花费了三周的时间才慢慢自己能执行下来;

第四:试行一周,根据当周情况,不断调整,小步前进。如果发现有漏的或者时间不符,那么就按照实际的来;

第五:这期间孩子肯定有不配合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会在试探,看妈妈是不是真的把权利交给我了。这时家长一定要撑住,真心的相信孩子能做好,小骏就有过一次不洗脸不吃饭就去上学的经历;

第六:鼓励孩子的小进步,形成好的刺激更好的巩固其良性行为。鼓励是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比如我有时会对小骏说:哇,你今天自己就穿上了衣服,而且都没穿反。这种观察式的鼓励,孩子通常很受用,觉得自己的努力有被爸爸妈妈看到,下次会更愿意去尝试。

最后,祝愿大家都拥有一个自律的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可能大家都会觉得这个还有什么可讲的,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了,但还想...
    励志猫教育平台阅读 14,648评论 3 44
  • 今天的话题,是我在最近的正面管教读书会中学习的内容,也是很多家长需要的一个常用工具,也算是时间管理的一种方式吧,所...
    花好月圆俏俏阅读 13,773评论 0 10
  • 我是一位新妈妈,宝宝刚刚四个月,宝宝很可爱,本是一件大喜的事,可我却得了产后抑郁症……
    一杯子阅读 1,404评论 0 1
  • 雨中巴黎人,风雨同行
    6ab3fb6b59c3阅读 1,267评论 0 0
  • 卡宾在旅馆的回廊踱来踱去。 傍晚昏黄的琥珀色的天空,偶尔飞过几只落群的飞鸟。穿梭在云朵里的大翅膀怪鸟,呼啸着在空中...
    他叫我七月阅读 2,3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