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儿童文学理论的著作,台湾文学泰斗林良先生著作。这本书主要从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态度、发展、特质、定义几个方面界定概念,儿童文学赏析部分还讲了儿童文学中作者的语言与个性以及儿童文学里的“纯文学”、“文学性”、说教等问题,还谈及了儿童文学里的好人、动物的人物形象;在儿童文学的创作里,从搜集足够的“感受”、叙述技巧都有阐释;除此之外,作者还说了文学和“故事”的区别和儿童文学创作中,作家如何寻找一个“故事”。最后作家聊了近些年很火的图画书,童话、儿童诗、神话及少年小说在后面都有简要论及。
从概念、发展史到阅读再到创作是这本书的主要写作架构。作者分享、传递了他多年在这一领域耕耘的思考,把儿童文学这一“浅语”的艺术之美一一展开,让我对儿童文学的理解更加通透了。
书中的关键词有: 浅语、纯文学、文学性、好人、感受、叙述、故事、童话精神及神话和少年小说。
关键句有:
☀儿童文学的特质之一是“运用儿童熟悉的真实语言来写”,这也是浅语的艺术,不过这浅语并不排斥文学技巧,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和正宗的文学创作一样,需要正确成熟的语言来表现,要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服从“共喻律”规则。
☀儿童文学中的语言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儿童现实世界里的语言,一个是儿童心理世界的语言,这些也是儿童作家应该具备的语言修养,是创作的条件。
☀一个作家在创造时“用不同的态度来运用一个语言材料”即不“乐与人同”时,那是他的权利,他是自由的。创作时的联想、想象及对语言趣味的敏锐感应力不同于生活语言的,不同的作家酿造出不同的语言味儿,这是他的个性所在。乐与人同的精确+个性语言应该是作家作品中对语言的追求(正确得有个性)。
☀作家忠于运用更有力的语言和运用更有力的表达思想和情感,比如运用暗示方法;在每一篇文学作品里,那“思想”都是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的,而这样的写作态度就是纯文学的;一切文学作品都应是纯文学的,所谓“纯文学”指的是写作态度和表达方式;而论文在表达思想时往往用的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比较不动人的方式”来表达;文学的表达方法之所以有力、动人其核心在于:诉诸感觉,其途径是由感觉出发—把思想煮成感觉—走进感觉世界—生动感人。
☀强盗儿童文学里的“文学性”并不否认对儿童人群的影响作作用,即儿童文学既要有文学性也要有教育性,因为好的作品必然有对“美”和“善”的追求,我们追求的是在文学的力量里藏着一个教育的目标。
☀文学是一种凭借直觉的艺术,是感性的,文学作品靠的是感性的力量发挥影响作用,而非说教,“暗示”是一种更有力的表达方式。
☀出于环境暗示的作用,儿童作家在作品里为孩子布置“美好的环境”,可以不必触及丑恶,即便有,也重点在暗夜里的亮,关注积极主题;儿童文学反映的是“理想人生”,而成人文学反映的则是“现实人生”,儿童文学作家在作品里写好人,是以孩子的纯真,释放人性里的“善”、播“善”的种子、演示“善”。
☀儿童喜欢动物一方面是出于对生命的好奇一方面由于天性中的天真、善良与动物接近可满足支配欲,故儿童文学中写动物居多,传统的寓言故事严格来说不适合儿童,不过影响了后期的童话创作。儿童文学里的动物写作主要三类,一类,存真型的,真实人写真实动物,用真情感人;一类是使动物有灵性,听得懂人的话,能感应人的情感,只是不说人话;第三类童话世界,人和动物用同一种语言,当然具有教育的作用。
创作篇
☀ 理想的文学创作过程,是由深切的感受出发的,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撞击、触动心灵的文学力量。而现代人群的理性化,所以现代文学创作的路径是“理性”决定了写作目白、需要,那只有根据需要搜集足够多的“深切感受”,再依据传统创作教程来写作。
☀叙述的原则是:把苹果拿出来展现,像读者亲眼看见的。叙述是“时间的艺术”(伏笔的艺术)(读者立场),什么时间发生一件事最合适,叙述是“空间的艺术”,在什么地方提到什么事最好(作者立场);叙述的艺术也在于“材料的巧妙处理”,对一件事巧妙处理。“忽然 ”“这个时候”是作者忘掉自己立场,为作品加以说明的叙述失败的例子。磨炼叙述技巧:一是观察老手是怎么处理的;二是自己在写之前把事件事想一遍两遍,想想谁先发生谁后发生,有没有需要早点暗示的,先说,为了产生效果,先发生的,后面再说。
☀文学欣赏除了带给我们“启发性的快乐”(审智)还满足了我们对于游戏的需要(故事);文学家对读者的启发是把思想煮成感觉,变成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即是文学的双重性格既是启发的又是游戏的。
☀小说是故事的文学,故事是有机排列的事情,游戏性高的故事都有一个有力、迷人的趣味线,吸引读者一路跟踪至有力的结尾。
☀相对于根据一个主题来编故事,不如在人间找故事,前者容易说教,后者是根据好奇法则或趣味线编的故事,并且有“光”的吸引而来,不会显得刻意说教之嫌。
☀不管是因人设事还是因事择人的编故事,都不会是坏故事,都比先主题后故事强。
☀图画书中,字数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作家的“语言风格”才显出了价值。那“语言”通常是清新的、活泼生动的、有节奏的、饱含趣味的,只有“淡而有味”、“深入的浅语”才能够形容,不够藻饰,追求的是意境。
☀童话的发源地是“纯真的心境”,童话是人类天真的愿望,有着完整的“善”,童话世界里的爱不是用“因为”“所以”能说明的;童话反映的是天地万物的世界,童话作家用人情的眼光看天地万物,发掘一切万物的人性是童话作家的基本原则 ,童话也是最具隐喻色彩的文学作品,童话的价值并不在于写得热闹不闹,它的价值应在于“隐喻”的价值,那价值应以是否具有丰富的人情来评估。
☀儿童喜欢神话,不是相信它是历史,在于神话的趣味,想象的趣味。我们现在接触到的神话是定了型的文学创作,神话最能激发人的民族情感,传统的民族神话要活泼泼地讲述给孩子,让它跟孩子们接近;神话精神真正继承者是儿童文学,儿童心境单纯,最适合接受想象的美,最适合直觉想象的美。因此儿童文学继承了神话文学的精神,保全了想象力,并持续持续生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童话。神话是知识之母,知识的动力产自于想象力。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靠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美来显现。可以启发读者对人生有更深刻体验、对美的感受力更敏锐,好小说把批评化做艺术形象,让艺术形象组成更深刻的批评。少年小说应该发挥优秀导师的作用:学习如何适应现实社会、如何面对理想、如何面对挫折不如意、学习忍耐、同情、尽责任,用爱化解自私、有理想照亮黑暗。在这种意义上小年小说是童话和现实间的那座桥,也是填充鸿沟的土壤。
《浅语的艺术》在于用儿童的心理语言和熟悉的语言,用好的环境和人物形象,影响儿童,非说教的方式、将思想煮成感觉而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纯文学的方式、一种直觉的感情的艺术力量;
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儿童优秀故事时,理想的途径是由足够多的感性出发、产生撞击心灵的力量而产生影响,影响的秘密在于思想被煮成感觉后生成的多彩世界兼具启发性与游戏性,作品语言中乐与人同的精确结合作家个人风格才是优秀的,叙述是一种空间(作者立场)、时间(读者立场)的艺术;童话的隐喻的价值、丰富人情高过故事的热闹;因故事设主题比为主题找人更容易打动人;小说的游戏性在有机排列的事情中;神话的趣味、想象与儿童纯真心境相吻合,决定了其真正继承者是儿童文学;少年小说在于其导师般的影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