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与多动症
文 / 凉爽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这些因素足以影响孩子日后的学习成绩和职业成就。注意力集中的人往往接收信息能力更强、更专注、学习能力更好、做事效率更高。
杨老师的《一年级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培训课程里介绍了小学新生常见心理障碍,其中新生家长应重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问题,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多动症的问题,学名是ADHD,主要表现形式有:注意力涣散或集中困难、拖延、多动、坐不住。
以下是一项来自清华附小校长的测试,如孩子有6项及以上符合,就有可能是注意力缺失:
1、经常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学习甚至是游戏上。
3、别人和他(她)说话,他(她)常常没注意听。
4、常常无法完全执行他人的指令。且无法完成学校课业、其他事情或任务。
5、对于组织任务与活动经常感到困难。
6、经常逃避、厌恶或不愿从事较花心思的任务。
7、经常遗失物品,如玩具、家庭作业簿、铅笔、书等。
8、较容易被外在刺激转移注意力。
(注:因个体存在差异,标准仅供参考。)
如果你发现孩子坐不住、多动、容易走神、爱发脾气、爱搞破坏,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做事拖延,健忘,则需要留意一下,早发现早治疗。严重的需要前往三甲医院做相关的测试,进一步安排矫正计划。
国内多动症的发病率
注意力问题被认为是我国儿童学习障碍的首要因素。注意力差,专注力差,记忆力也好不到哪里去,学习能好吗?
网络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660个大中城市中,7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问题。其中有42%的孩子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坚持听课30分钟以上;20%的孩子经常走神、多动。
2018年8 月 16 日,复旦大学童连博士及同事在《科学报告》上首次发表了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多动症(ADHD)流行率情况,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多动症的总体流行率为 6.3%。在 1981 年到 2016 年间,我国多动症流行率有所增长。
目前国内针对ADHD的研究主要是由精神科医生从医学角度进行的。但是经研究发现,除了药物治疗,及早的教育干预更重要。
孩子的专注时长
从专业的角度来判断,“注意力”是人对一件事件的分散程度,这种分散度是先天的。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可以保持15分钟的注意时长,6岁是30分钟,12岁可达60分钟。
“专注力”则是判断人类对一件事情的持续程度,它是后天培养的。
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孩子,表现为比较好动、坐不住、不认真。但后天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训练专注力,延长这类型的孩子学习的持续度,从而提高其效率。后文会提到。
但是每个年龄段孩子的专注时长各不同,以下是孩子各个年龄平均的专注时长:
2岁以下:以无意识的注意为主
2岁:2分钟-5分钟
3、4岁:4分钟-6分钟
5、6岁:6分钟-8分钟;
7-10岁:7-9分钟;
10-12岁:9-15分钟;
12岁以上能超过15分钟。
以上时间是指孩子专注在阅读、上课、学习、写作业等的时间,与注意时长相比会缩短很多。如果你说,“我的孩子也可以专注啊,玩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可以持续一个多小时”,事实上这并不是专注力强和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检测一下,你的孩子能够独自钻研某一件事情多久?
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他们看电视看手机的时间相比之下更长。每天看电视超过三个小时的孩子面临的注意力缺陷风险最大。
电子产品的内容和学习成绩息息相关,适量的教育课程等电视节目会促进学业,而娱乐节目等会对学业有消极影响。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网瘾,切勿立即禁止孩子看电视和玩手机,建议循序渐进,或者咨询相关教育专家。
请别忽视多动症
在中国甚至很多病患并不知道ADHD的存在,很多孩子不能安心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时,家长只会认为是由于孩子自身因素导致的,不承认孩子疑似多动症,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障碍,需要治疗。
有些家长甚至认为“我的孩子绝对没有问题,他只是调皮了一点。不去医院检测就没有多动症,多动症都是医院骗钱的借口。”
尤其是在大部分的较不发达地区,家长及老师缺乏此方面的意识。
布朗医院有一项研究证明每晚睡眠时间达八小时的学生容易在学习中保持注意力。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证明低质量的睡眠和注意力缺失紊乱有关,特别是八岁及以下的孩子。
由于在幼年时期没有进行及时干预,导致孩子在整个成长阶段学习非常困难,自信心也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如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很有可能无力回天了。
请勿随口就说孩子是多动症
杨老师总结了多动症的表现:
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
活动过度和冲动
学习困难/品行障碍/适应不良
发病男女比例4~9:1
部分成年后仍有症状
很多老师在面对束手无策的调皮学生的时候,会评价这位孩子是“多动症”。多动症必须由医院和有执照的医生诊断,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资格妄下定论。孩子自小被家长或者老师帖上“多动症”的标签,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陷入自卑。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报名儿童注意力培训班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从小处着手,针对小年龄段的孩子:
1、每次只跟孩子做一件事情,给他一件玩具,减少选择;
2、复数练习(听数字,后复述,依次增加数字长度);
3、父母做一个专注工作的好榜样,减少唠叨和训斥;
4、请勿在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候鼓励他们,因为孩子会为了博取父母的关注从而变本加厉;
5、留意一下孩子在什么情况之下会专注更多,设定一个场景去模拟。
而大年龄的孩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育环境,采取自律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我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或者调整养育策略。
Reference
1、露西·乔·帕拉迪诺. 注意力曲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孔杜斯, 卡迪丽亚·吾马尔.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4):5510-5512.
3、于尔根・沃尔夫, 沃尔夫, 朱曼. 专注力[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4、毛萌.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2):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