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的这本书,主要是写了一位阿富汗的女性议员的童年,她的童年,有温馨也有战火,在女性地位低下的阿富汗,女性甚至被当做物品,随意买卖;而女人,不允许拥有一间独立房间,脏活累活都是女性做,把生出儿子作为自己的最大价值……在这种家庭里,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的母亲很爱她,她也是她们23个孩子中唯一读书的女孩子。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在她的笔下,她始终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在对于时事了如指掌,与死亡触手可及的生活中她对于自己孩子们的期望和爱也蕴含着坚定的力量。
''我不知道自己此去会不会回来,如果过了几天还没回来,请把这封信给你妹妹一起阅读。''是怎么严峻的政治局势能让她做到每次出门都做好了遗书,怎样的信仰和奉献精神才让她一直坚持地履行这份责任?于是,带着好奇,我看了下去。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世界只有一个小小的家,我站在家里的阳台旁边,抬头望着天空,我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再之后,我来到了河北上大学,望着保百大厦上的LED显示屏,我想到的是家乡的万达广场,以及周边的街道,与之相距几千公里的他乡,构成了我的世界。
我见识过北京1分钟不到的早高峰地铁,以及地铁电梯上左右分割的站位方便上班通勤的人赶时间。也见识过保定节假日里,在变压器厂旁无所事事听着噪音晒着太阳的老人。我见到了热衷投入公益事业的小姐姐,献血,支教,志愿者,她用爱心保护着流浪的小动物;也见到了目标明确的一心保研的同学,每日为绩点和学分绩奔波,喜欢结交朋友,每天早去晚归。
通过义务教育,通过高考,我见识了更加广阔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对我有什么影响和改变,这是我要通过阅读和体验去了解的。
''有时候,忍受不一定是正确的处事方法。所有伟大的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能力调节自己,适应形势,然后重新开始。改变并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与“改变”结为朋友,欢迎它的到来,那么,下次它来造访我们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对我们那么残忍了。''调节自己,适应局势,重新开始,这是一位来自不同年代的阿富汗的女参议员告诉我的。
我曾听过,一位北大学子因患抑郁症主动休学去公园当清洁工治愈自己,有网友评价:学会自救,才是多读书的意义。调节自己,适应局势,重新开始。在世界不同的两端,会有不同的人,同时实践了这个真理,并且被我所阅读,所了解,真的让我感触颇深。世界是一本所有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读透的书,我们通过读书学到的道理,在自己的人生中实践或是亲眼所见,有所感悟,那么这本书你就读懂了一些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所言是对是错,从来没有明确定论。人生很长,亲自看看,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读书让我见识到了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世界;读书让我了解了很多道理,见识了我所未曾见过的生活。
读书增长智慧,理解人性,见识生活,与伟人谈话,治愈自己,提升思维,培养批判意识,并在同主题不同年代的书籍中提炼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与岁月的从容中沉淀幸福,在世界的纷扰中把握自己。
我爱读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