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老公感到很生气。因为他打电话和我商量准备套信用卡借钱给他的一个朋友。
事件:老公的其中一个朋友,在十年前曾经问老公借过两千块钱,至今没有还。昨天又打电话给老公,让老公再借给他五千块钱。老公答应后,来问我的意见。
念头1:老公真可恶,自己没钱,还打肿脸充胖子,套信用卡借给朋友。很生气。念头2:之前已经借给过此人钱,十多年都没有还,说明他不是一个守信的人。这次就不应该答应。现在还问我意见,很愤怒。念头3:今年已经制定了赚钱攒钱的目标。现在还没有开始,老公就开始扰乱目标的实现,真是惹人恨。
包氏三问:这是真的吗?我的情绪真的来自于朋友借钱这件事吗?百分之百是真的吗?
内观念头1:(老公真可恶,自己没钱,还打肿脸充胖子,套信用卡借给朋友。很生气。)在这个念头里,我看到我的一个执念:自己没有余钱,就不应该借钱给别人。自己没有,还要刷卡借给别人,那不就是为了面子的打肿脸充胖子吗?这是真的吗?这显然不是真的,因为面对当前没有钱的我和我家,我同样会根据事情的大小以及亲情的远近而有所考虑。我也会因人而异的去做借或者不借的决定。而不是执着于完全不可以。如此的话,再去看待这件事,就理解了在老公的价值观:刷信用卡维持友谊是值得和允许的。此刻,我看到了我和老公只是存在价值观的差异不同罢了。另外,在老公愿意刷卡借钱给朋友这件事上,我没有看到老公仗义的人品。他为朋友的那种仗义和两肋插刀的勇气,也体现了老公勇敢的担当精神啊。我应该为能遇到这样的老公而骄傲啊。
内观2:(之前已经借给过此人钱,十多年都没有还,说明他不是一个守信的人。这次就不应该答应。现在还问我意见,很愤怒。)在我的固有价值观里,对于不守信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不借钱也是应该的。这是遵循因果法则。我想,老公他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老公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也可见老公并没有一意孤行的非借不可。他也有犹豫的成分在。他也是尊重和理解我的部分观点的,不然就不用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了。再深层次的去品自己的另一念头:如果老公认同不守信的人不好,就直接拒绝。而不是啰嗦着打电话征求。我看到我对老公有一份不耐烦和讨厌。我没有做到理解和包容。这压根不是爱的体现。我看到了我的狭隘和不友好。甚至是自以为是的那种傲慢心。该忏悔的是我呀!
内观3:(今年已经定了赚钱攒钱数目的目标。现在还没有开始,老公就开始扰乱目标的实现,真是惹人恨。)我为什么那么执着于目标的实现呢,我看我是一个忠于目标的人。忠于目标固然是好事。我应该相信老公也是很愿意忠于目标的一个人。否则就不会和我共同制定目标。老公借钱给别人,就一定是扰乱目标吗?也未必,别人问老公借钱,也是应急用的,没有说不还,如果借给对方,对方能够按时还钱,那样不但不影响目标的实现,顺便不是也有助于友谊的提升吗?所以,不管借还是不借,都没有对错之分,而在于我们的胸怀。由于我的执念,差点钻进死胡同里出不来,好险呀!一切的发生必有恩于我有利于我。
感恩事件的发生让我有这样一份觉醒;感恩平台的支持让我从无明走向有明;感恩近段时间伙伴们对大学的学习感染了我并让我多了一份学习动力;感恩我的老公用这样的方式成就我的修行。感恩!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