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来看看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因为是周五,想让自己放松下。因为工作上有太多东西要学,要抓紧时间保持每天的进步,所以心理上对电影没有什么兴趣,甚至当我打开电影看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不知道看什么,总感觉都没意思,其实这种状态是很可怕的。一旦人对电影失去了兴趣,就意味着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停止了,长此以往会影响整个人的生活状态的。
以往,看电影对我来说是非常期待和享受的事情,就是完全的放松,很容易就能沉浸进去。观影过程充满了对生活和人性的发现,情绪容易被带动起来,随着人物的命令哭或者笑,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但是现在,看电影却变成了一件难的事情,仿佛成了一项任务。不是情绪上兴奋到说我要看电影了,而是理智告诉我,这时候应该看个电影放松一下,或者跳脱出当下现实,进入了另外一些人的生活,或者换个角度,对人生进行一些思考,防止低头走路忘了抬头看路。
但这时候情绪反而是排斥的,不愿意配合。在我想看的那么多电影清单里,找来找去都难找到一部感兴趣的。我一直都相信对电影是充满了热爱的,但必须正视,这份热爱正在慢慢消退。
原因当然主要是工作劳累,时间紧迫。另一部分还是越来越懒于思考。
这让我难以接受,我不想成为这样的自己,成为一架只知道工作赚钱的机器,让心灵逐渐干枯麻木,所以才逼着自己并不舒服的把一部电影耐心的看下去。
之前看过几部电影,比如地球上的星星,奥黛丽赫本,朱维尔的哀歌,包括爱尔兰人,都是点开看不下去的类型。慢慢的不能接受这样沉重或者沉闷的电影,生活已艰难,不希望再面对沉重的现实。就想换个口味,看个喜剧轻松点。
所以上周运气好,找到了《树上有个好地方》,这周也幸运的找到了《送你一朵小红花》,这样的电影,带点搞笑,同时又不乏思考的深度,电影的节奏感也好,让你哭一会,然后让你笑一会,再让你哭一会,情绪就得到了宣泄,而且还不觉得枯燥乏味。它是在认真的拍人物,讲故事,而不是像《爱尔兰人》那样,充满了历史典故,需要做很多功课才行。
想想自己的状况,就能理解现代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喜剧,而且喜剧的票房总是那么高,每年不管好片烂片上映那么多了,因为沉重的生活需要喜剧,需要加点笑料,逗我们开心一下。
其实,喜剧只是表面上的治愈,让我们短暂的逃离当下现实,悲剧才是从根本上治愈,让我们大彻大悟,想清楚人生的意义,看透生老病死和七情六欲,人活着就会通透豁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