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正值孩子们入学入园,今天来聊聊幼儿常见的入园分离焦虑。
这个夏天对自己来说,变动多于稳定:工作更换,出差频繁。成人的适应力随着实践的加深逐步提高,变动已然常态。
但对于年幼孩子来说,新环境带来的心理变化给其一种“史无前例”甚至大有“被淹没”之感。
成长路上,安全感是绕不开的话题。3岁左右幼儿新入园伊始,在迈开稚嫩脚步开启体验集体生活时,内心必定种种焦虑与不安。
不愿离开熟悉的照顾者,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时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何谓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不愉快、拒绝分离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现于学龄前期。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 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缓解入园分离焦虑,我们家长所需做的,即:让孩子的安全感从照料者那里转移至新环境中(幼儿园内)。
这种转移和落地需父母、老师、幼儿园三方密切沟通与配合,快速共建孩子内心的安定之感。
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之四“心”分享
1、做知识储备,掌握幼儿心理发展,共情比心
3岁幼儿心理相较之前有变化。从心理调适角度看,主要表现为:
*执拗
*对色彩敏感
*喜欢有力量的语言
*容易生气
3岁幼儿,不如2岁多时听话。孩子拒绝大人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也多样。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说明其进入了执拗期,已在开始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我们家长应理解这份执拗:这恰是孩子自我意识更进一步的阶段表现。
理解了,便不会与孩子执气,接纳孩子不良情绪的出现,安抚时也是全然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
孩子会在这种环境下轻松表达自己的内在情绪,如此容易与父母达成一致,接受“被管理”。
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推荐孙瑞雪的书《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三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照料,开始正常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在送入园前几个月,我们父母就需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作息习惯和自理能力,这是入园适应的重要方面。在家里做的很好的孩子,往往在面临新环境时,不至于因不会自理而感到恐慌。小宝这月刚入园,之前作息一直规律,吃饭睡觉都还不错。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比我预想的好。
2、与老师做好沟通,了解孩子性格特质,消除比较心。
不同孩子气质不同(可参考气质测评表)。孩子间有不同的焦虑表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家长有责任帮老师尽快了解孩子们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在家长离园时大哭大闹,颇有哭声不轰动整个校园不罢休的架势。有的孩子则偏内向,泪水在眼眶打转,眼睛紧盯着父母离开的背影,直到离开。艺娴3岁刚入园时,每天早上都是对我的心理考验。无论她去幼儿园的路上心情有多好,我有多好地调动她想要在园里和小朋友玩耍的情绪,可在分别时总是要哭阵子,而这种现象差不多维持了20多天。反观其他小朋友,有的过了一周就已摆脱焦虑,开心和妈妈摆手说再见。但我心里清楚,孩子适应能力慢,这也是其性格的一方面,消除比较心,全然接纳孩子的特点,是应常做常念的。
3、利用亲子互动工具与积极鼓励的话语,让孩子安心
我所常用的亲子互动工具,分享下:
朗朗上口的儿歌与童谣 在送艺娴上学路上和她一起哼唱,歌谣与幼儿园生活有关,这也是对孩子的主动心理暗示喽。
绘本故事的力量 和孩子共读故事。绘本世界里精彩多多,色彩丰富的图画,配上新奇的故事和人物,必定吸引孩子们。
共读完绘本,他们在小主角身上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同龄孩子的榜样作用很大,易产生共鸣,从内心接受入园上学这件事。
推荐绘本一《奥古斯汀》喜欢画画小企鹅,怎样与新同学交上了朋友?
推荐绘本二《小阿力的大学校》
大学校其实就是幼儿园,发生的故事在孩子读来会有感情认同,有利增强对幼儿园的好感。
音乐的安抚 睡前舒缓的曲子给孩子一天的生活划上句号,也让孩子的内心背景音慢慢归于平和。
4、简洁提问,鼓励孩子 表达内心
除了和老师亲自沟通外,我在接艺娴放学回家路上,总会问几句:今天有交到新朋友吗?玩什么玩具了?开心不开心?学唱儿歌了吗?
目的无他,带出孩子更多的表达来,从交流中大概了解孩子整体的情绪和在园状态。
若孩子平静或满面笑容回答,则一天的生活基本顺利无碍。
若孩子回答迟疑或有畏惧不愿回答的情况,则需与老师再沟通,让其留意孩子在园的表现和观察细节的行为,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帮孩子尽快克服不适应。
牵着孩子的手,带TA长大。这过程,有孩子成长的痛,有父母全然守护的幸福。
终有一天,父母用鼓励期盼又不舍的眼神,目送孩子渐渐远离,去更广阔世界探索未知。
这是育儿必然之结局,可也是部分父母内心焦虑的开始。关于父母也有分享焦虑的话题,后续再聊。
相互了解是为了更多的理解,亲子沟通路上,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