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后便感冒上身,于是少了早起的运动,除了必要的家务近乎躺平了。
昨晚十一点表姐微信我诉说:晚上22:45儿子还在被表姐夫教导作业,时不时还要打击孩子的学习,并且又打了儿子,原因是没抄记事。
表姐我俩同龄,她比我更早来北京,当初是务工,后来自己自考大专,算起来在北京生活有30年了。表姐的儿子今年六年级,学习成绩尚可。但也时不时会有些小问题,尤其是对作业不尽人意,再加上表姐夫要求严格,儿子挨打也时常有。我知道她也心疼,但又不能不支持管教,每次打了孩子表姐都会微信向我倾诉一下。
我安慰他,教育孩子确实不容易,相对于学习身心健康更重要。是的,她也认可。然后:怎么就不知道写作业呢,不写作业老师也会找家长。一方面是自己的面子,一方面也是对孩子的不理解。看过一句话:我们苛责的要求孩子上进,更多的是恐惧自己作为父母没有孩子兜底的能力。
关于孩子的教育,我切身体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性,不能像流水线的机器一样去培养,不然孩子的个性泯灭了,自然活力也会消失,那么也就没有蓬勃的生命力。
毕竟表姐只有一个孩子,不像我家两个有对比着,个性差异感受颇多,在孩子成长中遇到不及预期更加释怀。
自从不跟小儿子计较学习以来,我们相处容易多了,家庭氛围也更加愉快。虽然他仍然不尽理想,但也没有太拉垮,不打压不控制,多相信和鼓励,让孩子能够自然生长,只要是他自己喜欢的样子,内心强大,那么别人的评价也微不足道了。
时光清浅,人生忽然过半。每每身体微恙,更加体会健康的重要,经常告诫自己情绪稳定,多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容易得多。
我们一家四口,可以说都个性分明,我们都有自己的倔强,坚决维护自己的观点,绝不会轻易被谁左右。随着儿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作为家长的威严的指导,越来越来淡化,有的只是建议,好在孩子在外面没有人际交往的困扰,我相信他们的人生应该是舒展的,也是广阔的。
今天早晨出门活动,依然看见那对父亲给女儿梳头的父女,今天女儿站着,身高已超过了爸爸的肩头,爸爸依然给她扎成双马尾,然后别上小发卡,这样的身高我想孩子应该是小学高年级了吧。他们的行动不紧不慢,女儿并没有书包,只有爸爸提的帆布袋子,在长凳上敞开来,里面有水杯,不知道是自己用还是给女儿带的,女儿的头发整理好,爸爸提起袋子女儿挽着父亲的胳膊向食堂走去,女儿上身穿的校服,难道孩子没有家庭作业吗,她为什么连书包都没有?!他们的从容和淡定,似乎从不顾及他人的疑惑。如此做自己难道不是很好吗?
近日我大多时候躺平,有时候心里愧疚是不是家务做的太不到位了。先生没有苛责我,孩子们自然也没有,虽然我每天6:30会起来看他们起床,询问他们早餐需求,然后目送他们出门,我再卧床,有时候再睡一觉,如果心思太多,还会做一个长长的累的无法睁眼的梦,没有外在压迫,那就放过自己吧,享受一下慢时光又如何呢,此刻那些所谓的烦忧暂且忘却吧。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正如今日人生,回首凝望,是否偏离初衷?在人生的每个节点,所有的选择都遵从了内心没有被裹挟,已是万幸。所有的确幸也好,坎坷也罢,诚实走过的前半生已是上上签。清心寡欲,淡然处世,注定也不会有高光时刻,那不也是自己喜欢的吗?!
“草木枯荣自有时,万物从容皆自得。”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那便是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