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要回国了,他说去要去看一下异国最后的烟花。
这个国家很怪,人民很穷,地方很乱,但大家都喜欢过节,隔三差五放烟火,搞得花团锦簇,繁华盛世。
也许是疫情把大家憋坏了,也许是贫穷让人们对美好的东西充满期待。
大街小巷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年轻的男男女女,紧拽着双手,脸上绽放着笑容。热恋的眼神、通明的灯火、璀璨的夜空,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
我特别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因为这会让我感到孤单。
人生也如这烟火一样,虽然漂亮但转瞬即逝。
在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的人生,未能绽放就迅速凋零了。
即便如此,普通人的人生也不能像烟火一样,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曾经美艳过天空的某个角落。
我们的生命是默默无闻的,无人问津的,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
想到这我就不能自已,悲伤恐惧不已。
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这个世界是千姿百态的,社会已经足够包容,拥抱多样性了。
我的人生应该追求独一无二,而不是万人瞩目。
烟火的人生虽然足够惊艳,但它过的是表演型的人生。
用尽全力燃烧自己,只是为了博人一叹。
我想要的人生是:
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二
昨天看了几篇非常好的文章,内容无法跟大家分享。
文风朴实,逻辑缜密。
举例子,摆数据,谈观点,娓娓道来,又洋洋洒洒。
这篇文章写的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我对这个领域思考很深入,又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押宝在它的发展上。
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让我大为振奋,它再一次证明了我的思考是正确无疑的。
这是对我的一种莫大鼓励。
我再一次领略到,穿透迷雾看到本质的震撼,久违了。
一篇简短的文章,从我未曾思考过的角度,用如此缜密、精确的文字论证我思考不透彻的问题,这让我佩服之至。
不愧为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啊。
昨天,我还读了一篇工作函件。
短短300字,8处错别字,7处标点误用,逻辑不通,表达不知其意。
这种文字,让我读来颇为生气,这简直是侮辱我的智商。
我还要花巨量的时间去核实事实,处理问题。
他们用这么随意的态度,毛病百出的文字就想消耗我大量的时间。
这不摆明了是说我的时间很廉价了。
我如果认真对待了,严阵以待了,那是不是自己对自己的不尊重?
的确如此,我还真要花巨量时间来处理这个棘手问题。
这事对我的启发很大:
今后一定要读那些有时间沉淀的文字,作者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好。
比如,有人用了一辈子才写成的传记、人生经验。
我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时间就能阅尽他的全部精华,投入产出比超划算的。
然后呢,尽量远离那些哗众取宠、唯恐天下不乱的网络爽文。
用时间这个维度去衡量文字,我们才能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毕竟,一切秘密都在时间里了。
三
昨天,我还发现了几个好的文字创作平台。
比如,matters、脸书、百家号、简书、头条号。
迄今为止,我已经在多个平台上有了自己的账号。
无一例外,我的这几个新号,文章点击量低得可怜。
但我并不感到沮丧,相反觉得很开心。
我是这么想的:
真是庆幸,我又找到了表达自我的平台了。这样我就再也不担心自己哪天被“销声匿迹”了。
理论上,几百年、上千年后,我的文字都有机会被后人读到。
在这个层面上,我的思想已经获得了永生。
这真是一个莫大的安慰。
据说,到目前为止,人类克服恐惧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是留下著作。
而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写作,让全世界所有人都有机会读到,这个方法太美妙了。
虽然我是个急功近利的人,但一想到写作有这种疗效。
我就耐心极了。
我写作的目标是要能够穿越百年、千年。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慢慢写呗,反正要写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