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明媚的清晨,小学生家长们开始忙活起来,送着天真无邪、活蹦乱跳的小学生上学。七点半起,某小学校门口已经是密密麻麻的人来人往。
有的父母叮嘱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听课;有的父母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还有的父母去路边早点摊买早点给孩子捎上。
有位来得早的小同学用自己的手臂打一下另一个也刚刚来上学的小同学的手臂,两人立刻便愉快地攀谈起来,这是小学生们特有的嘻笑打闹式打招呼方式,活泼可爱,叽叽喳喳。
大部分的家长,大约是七点半到七点四十五左右送孩子到校门口的。
七点五十分以后,家长送孩子上学的人数变少了,特别是离八点整只剩下几分钟的时候,有些家长骑电动车带着孩子时的表情特别着急,他们的面部表情似乎在倾吐着一种心声,“希望又快又稳把孩子送去学校,麻烦世界给我孩子让下路,不好意思,我的孩子快要迟到了,急,快让一下呀!”
也有极少数的家长,过了八点钟以后,送孩子到学校门口,这种家长的面部神情是风轻云淡的,他们吐露的心声仿佛是,“迟到了,就迟到了呗。”
我认为,七点五十分以后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和八点钟以后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在时间点方面,家长们是会不小心切换的。
孩子的提前意识在小学阶段也可能具备的不是很成熟。早晨,基本上小孩子动作缓慢,父母须比孩子早起,一起床就开始战斗,除了自己穿衣洗漱,还可能帮孩子穿衣洗漱备早餐,然后送孩子去上学。父母培育孩子的艰辛长达十九年,这是以前学生时代的我,没怎么思考过的事情。
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时间是很长的,小学校门口这一幕,使我不禁有一种猜测,孩子们现在的上学时间点,会不会有所影射他们今后自己的上学时间点和上班时间点等等其他方面。
但是,人变得成熟以后,会反省自己和修正自己,才会带来更多的契机。
中学
中学的校门口,放学时候,同学们有自己的民事行为能力,同学们会欢声笑语的组伴去玩耍,或是买吃的,买文具,或者一起去上补习班。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潇潇洒洒。
中考考场结束时,好多初中学生走出考场时,尽管结束了初中生涯,但是同学们神情表现出来是不怎么忧虑的,或者是不够忧虑的,可能是考试发挥的还好,可能还有高中三年奋斗所以一时不必着急。
高考每门课结束,学生走出考场时,大部分人忧,少部分喜。一部分人低着头,一部分人相互对着答案,还有一部分人高兴的告诉父母,“这次考试的题目我会做”。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之一,大部分考生和家长都心情沉重,在学校门口,悬着心等候的父母们,如坐针毡,自觉维护秩序,生怕外面有半点儿声音打扰了或是毁了里面的考生十几年的心血。高考考场周围笼罩着压力山大的乌云,人群密不透风,父母们屏住呼吸,眼神望向考场,等待和期盼着孩子们金榜题名。
大学
如果你看过晚上八九点的清华和北大的校门口,你知道,此时,那里会有保安守着,有量体温刷卡进校门的大学生,也有自由出校门的职工和学生。还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学生们,络绎不绝的站在北京大学西门口,清华大学东门口,激动地看看梦想,拍着照片留存,伫立在校门口不舍离开,恨不得自己快点考进去。
研究生考试考点
考完试走出校门的同学,习惯的掏出手机,人群一出校门,很快就散开了。有一位男生站在校门口,看完了手机屏幕里的文字,随即点燃了一根烟,他的愁绪也跟着烟雾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