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随手刷到一篇关于微信朋友圈的文字。
读完,若有所感,便点开自己以前的微信,想着清理清理,减去一些无用的负累。
删了几个名字,便懒得继续了,便随手码了些字,一些实话实说的字,浅谈下现今的朋友圈,如此而已。
微信朋友圈,现今早已是昨日黄花,堪称末日般的存在了。
用一个比喻,应该再应景不过,鸡肋。
是的,鸡肋,一个真正食之无味,基本没啥卵用,却还不能彻底关闭的所在。
这里,有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如今,却已经形同路人的一些人。
这里,也不乏泛泛之交,或者,偶尔一面之缘的陌生人。
大家全部隐身在这个共同的圈子里,隔着屏幕,或自觉,或被动,浏览着,窥视着他人的动态,亦或隐私。
你开心,你幸福,他们扫过一眼,漠然置之,绝不会为你有半点欢喜。
你痛苦,你不幸,他们冷眼旁观,如同观一出折子戏。
又怎会有看客,对戏中人生出半分怜悯?
你的人生苦难,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戏里面的故事,看过也就过了。
漠视,或许已是他们最大的善意。
这里,也不乏躲在后面窃窃私语者,更或有,不怀好意的幸灾乐祸。
人性的善,这里也尚存,仅限于真心真性情的,堪称恐龙级别的存在。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不信,你从头到尾翻开数数,特别是当你陷入困境的时候,大概,你连恐龙化石的影子都找不到。
就自己来说,朋友圈里的人群,还不仅仅是上述的形形色色的存在。
在自己的这个圈子里,除了熟人,陌生人,以及熟悉的陌生人,陌生了的血亲,也有极少曾经为自己付出过的好人,善良的人。
更有曾经自己也倾尽全力帮助过,付出过,却被她极尽人性之恶,坑害过,伤害至深的小人,仇人。
这些人世间五花八门的各色人等,却统统聚在一个圈子里,朝夕相对。
熟悉,却陌生。
什么时代,便会衍生出什么样的产物,这话一点都不假。
现今你身处的这个真实且虚幻的圈子,便极应景。
有句话说,这世间的事物,存在即是合理。
只是,并非所有存在的都合理。
有些鸡肋,早该不复存在了,可它却依然苟延残喘的存活着。
只因,这时代人与人的虚伪。
如此这般一个没有温度的圈子,尚被冠着一个温暖可亲的名字,“朋友圈”。
用脚趾想想,都讽刺!
——流浪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