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珍藏着一句话,给我温暖,催我奋进。
这句话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挚友送给我的。
二十八年前,我参加高考,因八分之差名落孙山!我痛苦,我懊恼,我不知该何去何从。高中三年,我省吃俭用,可还是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看着母亲日渐增多的白发,还有父亲愁苦的脸,我真的不忍心开口再让他们为难,允许我去再复读一年。可说真的,其实内心特别不甘心,总觉得自己不傻不呆,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
经过一个多月的挣扎,父亲终于决定让我去复读。接过父亲带着体温的三百元钱,我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这三百元钱,是父亲从亲友那里借来的,在那个时候,三百元钱对一个靠着种几亩地谋生的农村人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并不是我的生活费,资料费,而是交给学校的复读费!等于白白把三百元钱扔给了学校,而听不到一声响,这对于一个已经二十岁的大小伙子来说,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啊!
复读的生活是紧张而枯燥的。各科老师们每天都把一张张的试卷,通过课代表发给我们,我们所有的课外时间都在和这些试卷做顽强的斗争;上课的时候,我们竖起耳朵,专心地听各科老师口若悬河地分析知识点,课下再呜啦呜啦地背各种各样的公式概念。每天我都早早起床,和要好的同学摸黑来到教室勤奋学习,很晚的时候才和同学一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
可是,尽管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成绩还是不怎么理想。别的科目还行,只有数学,我花费的时间最多,而结果是分数最低,怎么也不能达到我最低的要求——及格!
我真的绝望了,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我甚至不想再复读了,可是又不甘心。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并把这些焦虑以书信的形式倾诉给我的朋友S,他是我高中阶段最要好的朋友,当时他在外地求学。
几天后,我收到了他的回信。在信中,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大篇,力劝我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梦想。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了,可最后的那句话,却如同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了我震撼。这句话是——
雄心勃勃将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朋友的温暖的关怀,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更加坚定了了自己的信心!在它的鼓励下,我坚持下来,在来年的高考中,终于考出了比较满意的分数。尤其是,我的数学,终于突破了整个中学阶段不及格的记录,考了七十六分!
在以后的岁月中,这句话成了我人生的座右铭,不断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始终不放弃对人生梦想的追求。我也把这句话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为梦想为未来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