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荐了一篇文章——《这可能是中国最野性的幼儿园,孩子放学都不肯走!》,说到建筑师祝晓峰,在上海郊区的安亭,设计了一个“可能是中国最野性的幼儿园”,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到自然。
蜂巢的六边形,可以让阳光从更多角度照射进来,六边形,还可以形成更多小操场,小孩子随时可以到户外玩耍。音乐室、舞蹈室等教室散落在各个角落,穿行过程中,小孩子像游园一样,从室内跑到户外,开心地乱窜。
我马上想到了我小时候的“幼儿园”,那才是真·野性。八九十年代在小村庄上过学的朋友们,是否也能想起你记忆中那个野性的学校?
其实我小时候根本没有上幼儿园,是所谓的学前班。学前班也只上了一学期,还是哭哭啼啼要求妈妈让我去上的。那时候多数孩子是不上学前班的,家长们的观念是,家里实在顾不上,才把孩子“关到学校里”。比如我哥哥,悲催的老大,又是男孩子怕看不住,妈妈就想把他“关到学校里”,5周岁就送学前班了,结果闹了一出逃学记,老师家长乡亲们满世界找孩子。找到以后当然是一顿打,但我哥也没有再上学前班了,继续放养。后来我哥得意地说:“哈哈哈,其实我就躲在操场上晒的稻草里,看着他们跑来跑去,都没看见我!”
操场上都能晒稻草,应该能想象到这是个什么样的学校吧?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个厕所,一个院子,一个完全开放的小操场,加上两位老师,几十名学生,这就是学校的全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学校有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四个年级。彼时我哥哥上一年级了,我的好朋友甲也上一年级,好朋友乙上学前班了(乙的哥哥上二年级)。于是我也闹着要去上学。开学了就高高兴兴地跟着哥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学校。走到村口,有人半道回来说,老师说了下半年出生月份小的今年不能上学,这里面就包含了我。我望着近在眼前的小学校就哇哇地哭了。
后来又说可以去上了,我破涕为笑,每天和我的好朋友乙一起在学前班玩。那是真玩,随便玩,两位老师要教三个年级的全部科目,完全顾不上学前班的孩子。学前班和二年级在一个教室里,这半边是学前班,那半边是二年级。二年级的同学早上摇头晃脑有口无心地朗读课文,学前班的孩子们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躲猫猫;二年级的同学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打手心,学前班的孩子们像看滑稽剧似的哈哈大笑。我猜那时候乙的哥哥在乙面前应该毫无威信,因为上课时被老师罚的糗样,都被妹妹看全啦!有时候老师需要我们安静,就给我们发小人书看。孩子们目不识丁,拿着小人书看得像模像样的,还互相交流,你的是刘胡兰呀,我的是孙悟空呀。高年级的同学则非常好为人师,一面鄙视小毛孩们啥都不懂,一面用不耐烦又得意的语气教授种种见识。至于音乐、体育、画画这类课,都是大小孩子一起上的。那是真·混龄教学!
下课是由老师口头说“下课”,一窝孩子就轰一下跑出去了。活动地点主要是小院子和小操场。小院子是泥土地面,适合跳皮筋之类的活动,操场上都是各种杂草,更适合疯跑。上课时间到了,老师就在校门口摇着铃铛,嘴里喊着“上课了!”我一直记得头发花白的老师倚着门框,一只手高高地举着铃铛,一只手挥舞着像赶鸡赶鸭似的,喊孩子们回教室上课的样子。
操场虽小,想把孩子们归拢到教室里去却不容易。从学前班到三年级的孩子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本来就常在一起玩,一伙一伙的,玩疯了收不回来。操场又是全开放的,周边就是农田呀,池塘呀,爱跑的孩子们分分钟跑到见不着人影,回趟家都有可能。这不是接触自然,是完全就在自然里。操场上的草不是清一色的,它们是有季节的,有高有矮,会开花,开不同的花,会枯萎,又会新生。也会被村民晒满了稻草,那稻草又是种绝好的玩具。下大雨发大水的时候,孩子们乐疯了,因为旁边池塘的水漫上来,把操场变成个有“水草”的大池子了,能感觉到滑溜溜的鱼从小腿肚溜过去啦,能干的小伙伴们都能抓鱼玩了。
但老师和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池塘。夏天是雨季,经常刮台风、下大雨。下雨的时候,两位老师在池塘边,一个大水坑的这头和那头,一个托,一个接,一个一个地把孩子们安全送过去,是我至今想起来都感动的记忆。溺水,可以说是农村孩子最大的潜在危险。夏天的时候要午睡,可以在学校睡,也可以回家睡。调皮的男孩子们总是不肯睡,悄悄地溜出去玩水。他们贼,绝不在操场旁边这个池塘玩,而是跑远了去别的池塘,脱光了就跳下去疯玩。在午睡时间结束之前,他们还知道毁尸灭迹,把自己身上水渍擦干,大摇大摆回到学校,谎称自己是在家午睡的。老师和家长两头一接通,知道了真相,免不了好一顿教训。后来老师都练成了火眼金睛,无论孩子们如何掩饰,老师一眼就看出谁中午去玩水了。有一次我午睡起来,迷迷糊糊地被老师召集到小院子去,全校学生在一起,围观老师惩罚那些中午跑去玩水的孩子。老师要杀鸡儆猴,让那一排男孩子在盛夏午后的大太阳下暴晒,把身上的水渍晒得黑一道白一道的,老师一边数落他们,一边挨个地打手心。我的哥哥和乙的哥哥,都在那晒着呢!后来他们再也不敢了。
这简陋的小学校,和两位严厉又温柔的老师,教乙的哥哥到了三年级,教我的哥哥到了三年级,他们都转学去了别的小学。到了我这一届,却终于支撑不下去。整个学校要被关闭了,我没办法在这里上三年级了。原来老师和村民们已经苦苦支撑了好几年,想让孩子们能就近在村口上学。然而大势所趋,微型规模的学校都被合并了。最后我在这里上了二年级,乙只上到一年级,这学校就正式关闭了。在田野之中与天地合体似的这所小学,永远留在了记忆里。那些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奔跑的岁月,也渐行渐远。随着学校一步一步地升级,校园的环境总是多了雕琢,少了野性。现在我的孩子还能在幼儿园里和同学们一起有一片小菜地,已经是很难得的自然教育了。而我多年来一直会回味一个场景:当年那个小女孩,力气小得抓不住台风吹走的小花伞,伞被风吹走了,小女孩就在田野里奔跑追逐,终于捡到了伞,把伞柄一转,甩出晶莹的雨滴纷纷,就像孩子的心情雀跃,高兴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