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给我两样礼物,给我最好的一样就好

图片来自贤二机器僧


上篇文章,表哥说“看完不知道核心内容是啥”。

立马再看一遍,我发现在后面谈到国际写作课时,的确没收住,淹没了最初“恩惠”的主题,以至于他没得到恩惠。

(*^.^*)失误不怕,咱们聪明人不二过。

反省,生活中是否还有这类行为,这毕竟反应了我底层的思维惯性。

轻轻一挖,还真有:

关于物品

送人东西的时候,心想好事成双,给了两个不同的东西,结果重要的那个就不突出了。

有个闺蜜辛辛苦苦给我带了一袋台版的书,结果因为量多又厚,我到现在一本都还没有打开看。

恩,以后每次送东西,只送一个。

关于次第

跟别人介绍三级修学的时候,我一下子介绍得太多太深。

他连读书会都还没参加过,还谈不上对系统修学的热爱,而我已经谈到未来进入班级可能要面对的问题了。

然后把人家吓跑了。一听要学八年就听不动了,双耳自动屏蔽。

学个大学四年都已经够喘了,还来两次大学?

还没到有兴趣问为何要学八年的时候。

然而,如果我不急于自嗨,先了解他的需求,分享他可能喜欢的读书会主题,引起他的兴趣,等他参加了几次读书会,得到了恩惠,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反过来问我。

这个时候,再娓娓道来,一点都不迟。

已经把人吓跑了,再追回来,难度加大了。

幼稚了吧,根本不懂得放长线钓大鱼。

归根结底,是没有效果意识。

哪怕乐于分享,也要把握分享的节奏,这个分享才有效果。

一次给太多,不如不给。

模糊了焦点,浪费了双方的时间,还加大了沟通成本。

得改!

你们也有这样的时候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瑜伽调息法是非常严格而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不仅有清理呼吸道的作用,也可以洁净意识垃圾,因此在练习瑜伽调息法之前,应先...
    aily群阅读 512评论 0 0
  • 下雨天,会有种阴郁。 阳光灿烂的时候,心情基本棒棒哒。 不晴不阴的时候。可能开心,可能没什么感觉...
    弓子阅读 163评论 0 0
  • 在下达第三次的逐客令时刘潇然还在看书她的手边的行李包里都是她的衣服她刚来到这座城人生地不熟的可是就是这个原因让这个...
    默默绿阅读 6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