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中国摇滚,就一定要聊到崔健,聊到崔健,我想最能描述他的一句话就是:“最朴素的不羁。”
说他不羁,是因为崔健的歌曲中大量出现了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对社会批判的激情,对语言样式的革新,凡是一切在他作品中出现的,大多是没有出现过的。有人说,崔健最大的错误,就是他领先了中国听众的审美二十年。
说他朴素,更多的是外表上的印象。一身工装、一顶帽子,一把吉他,活脱也就一个会唱歌的大爷。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说什么也和一个摇滚歌手挂不上边。但在他那个年代,唱摇滚的,都得戴顶红五星帽子。
今天想聊聊《假行僧》这首歌。对这首歌,历来都有很多完全不一样的解读,大体上有这么几类:有说这是追求,追求浪子洒脱坦荡的生活;有说这是讽刺,讽刺不着边际的流浪人生;有说这唱的是隐喻,有说这唱的是自己。
不同的理解都有价值,这也是艺术作品最有价值的地方。在我心里面,这首歌更多的是一种厌倦——对自己的厌倦。
在欣赏每一首歌之前,我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如果是唱给别人听,那他就是渴望沟通的,情感上也许是赞美,也许是讽刺,总之,存在一种渴望别人能理解、能明白的倾向性;如果是唱给自己听,与渴望沟通不同,情感上仅仅存在着表达的意愿,这只是情感宣泄的一个载体和方式,本质上他并不想给谁听,在这里,表达的意义被局限了一部分,宣泄本身是更值得关注的部分。
回到歌曲本身,我更倾向于这是一首唱给自己的歌,道理很简单:
我没听懂,而且我觉得他也没打算让我听懂。
但这并不妨碍对歌曲的理解,因为他唱的是自己的故事,每个人自己的故事。
我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
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
歌里唱着不愿和别想,但是言外之意,把他们去掉,就正是歌手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不愿相信,不愿作对,但现实是,你必须相信,必须作对。这种隐藏起来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正是贯穿这首歌情感内核。“我是谁”,是一种常用的象征式表达,很少真正指身份,更多在于人更内在的属性,比如情感、价值取向、理想观念等等。这里谈别想知道,存在一种歌手个人的观念与普世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其不被了解,不如别来了解。这种近乎于“自暴自弃”的情感宣泄,倒也是种摇滚歌手们的情怀,
有价值的摇滚,不会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叛逆而叛逆,“远走高飞”、“不愿跟随”,这些《假行僧》中大量出现的反叛元素,暗示的,正是原本的自己遭遇接连不断的否定时,心中万分的无奈与愤懑。将其表达出来的方式有很多,摇滚选择的,就是这种看起来最反叛的方式。我们之前说过,“自暴自弃”是摇滚最喜欢的表达,因为这种方式最有震撼力、最“摇滚”。大抵也是因为这点,在任何一个地方,摇滚在早期都是不被待见的吧。
我们说《假行僧》唱的是每个人自己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时时刻刻都被人理解的,总会有那么些时候,我们渴望被人理解,但又不得不放弃这种“幻想”。摇滚给人的力量,是在这样的黑暗里,内心中不甘于现状的勇气。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假”行僧,如行僧般寂寞,却不如行僧般心如止水。毕竟,我们都有权利,成为有血有肉的平凡人。